TIBIC給力 產業跨越死亡幽谷

「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中的智慧手術機器人實驗室。(技術處提供)

疫情已讓世界看到臺灣醫療能量優質醫材產品,據估算,2021年臺灣醫材產業產值上看1300億新臺幣。不過,醫療器材講究安全、有效與品質,產品從設計上市,需進行多種測試,以符合各國市場醫療衛生法規,加上開發週期長,過程充滿不確定性。很多業者都希望政府能協助產業,跨越從研發到產業化的「死亡幽谷」。

醫療相關產業中,製藥生技、醫材、服務四大領域中,醫療器材最具資通訊科技色彩,根據PwC資誠近期發佈的調查報告,2017至2021年全球醫材市場每年平均成長率6%,預期2021年全球醫材市場將達到4625億美金。美國佔全球醫材市場比例48%,爲最大的醫材市場。其次爲歐盟(23%)及亞洲(21%),而中東非洲等其他地區佔比8%。

其中亞洲地區人口數衆多,加上中產階級比例增加,醫材市場規模年成長率上看9%,爲最具潛力的市場,其次則爲中東與非洲等新興市場(7%)。相對而言,歐美等地區市場成長率較爲平緩(5至6%)。

爲協助業者解決醫療器材開發週期長,過程充滿不確定性的困難,臺灣打造了亞洲首座「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計劃主持人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明哲指出,場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協助產業跨越從研發到產業化的「死亡幽谷」,並提供符合高階醫材法規的驗證報告,進而爲醫材產業找出更多新價值、新機會

王明哲舉例,「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具備3層級功能,就是要讓「數據」接軌「證據」,弭平醫材創新與臨牀鴻溝。第一層像「機場跑道」,加速產品落地,讓產品順利上市。第2層如「人工造雨」,將真實臨牀需求轉譯、落實在產品開發上。第3層堪比「人造衛星」,有助整個生醫生態系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