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即便拜登上臺 中美"規則之爭"仍不可避免

(原標題黃奇帆:即便拜登上臺,中美“規則之爭”還是不可避免)

2020年9月25日,第三屆全國青年企業家峰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記者 陳鵬

隨着喬·拜登勝選新一屆美國總統,全世界都在關注未來中美經貿關係走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週日表示,拜登上臺後,美國對華經貿政策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長期來看,至少“規則之爭”是免不了的。

“五中全會提出的‘實施自由貿易區提升戰略,構建面向全球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就是主動應對規則之爭、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重大舉措,”他在當天舉辦的財新峰會上說。

黃奇帆認爲,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爲重建全球信任開出了藥方,其中一條就是強調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這不僅有助於提升自身創新能力,還有助於增強全球科技和產業合作

“近幾年來,國際間的信任關係之所以沒有因國際分工深化和貿易往來而加深,原因在於個別國家頻頻依靠自身的技術優勢來鎖他人咽喉,頻頻濫用國家安全藉口限制他國投資,這種不對稱的技術鴻溝客觀上給逆全球化霸權主義單邊主義提供了殺手鐗”,黃奇帆說。

“重建全球信任,根本之道在於我們自己要實現科技上的自立自強,更加重視關鍵環節的研發,更加重視創新,更加重視品牌。”

黃奇帆說,如果新一屆美國政府能夠與中國相向而行,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恢復科技合作,完全有可能開闢出一個又一個“我們以前想都想不到的新產業”,進而將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繼續推向前進,繼續將世界經濟的蛋糕做大,世界經濟也將以更快的速度疫情中恢復。

黃奇帆還提到,在“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將不再以貿易順差目標,一味擴大出口,而是通過持續擴大進口實現進出口平衡的目標。這不僅有利於我國在新一輪經貿談判佔據主動,還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有利於推動在一些重要資源上形成人民幣支付的定價權,進而提升我國在世界經濟舞臺話語權影響力

“對世界來說,中國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預計未來十年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這麼龐大的市場需求必將對疫後世界經濟復甦帶來直接而持久的拉動,進而助推世界經濟大循環,逐步進入走出低迷、走向復甦的階段”,他說。

黃奇帆還表示,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將進一步完善,要素資源將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優化配置,經濟增長將更加可持續;中國的營商環境也會進一步完善,爲外資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事實上疫情發生以後,中國對外開放的力度不降反升,“目前中國已經成爲全球跨國投資的穩定器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