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輩朋友”與“前輩扶梯”:第七屆“戲曲與俗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搭建學術共同體

日前,第七屆“戲曲與俗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廣州中山大學中文堂舉辦。

本屆研討會由中國俗文學學會、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和中山大學中文系共同主辦,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承辦。會議以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舉行,海內外70餘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140餘位專家學者應邀參加。

爲青年學者搭建交流平臺

“戲曲與俗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始辦於2017年,旨在爲年輕學者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促進青年學者的成長。

本屆會議開幕式由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所長黃仕忠教授主持。作爲會議發起人,黃仕忠教授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戲曲與俗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承續了王季思先生“與同輩學人做朋友”的教誨,意在讓青年學者在前輩學者搭建的平臺中切磋學術,締結友誼,相互激勵,共同成長,以促進學術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李舜華教授在開幕致辭中談到,自己年輕時即與黃仕忠等同輩學者相識,自身的求學、治學經歷印證了學術共同體對於學者,特別是青年學者成長的重要性。如今作爲前輩學人,他們很樂意參與會議論文的審讀和評閱工作,甘當助力年輕人成長的“扶梯者”。

在研討會的主題發言環節,暨南大學程國賦教授、臺灣大學汪詩珮教授、早稻田大學岡崎由美教授、中山大學陳志勇教授、廣州大學李舜華教授分別就近年來的研究心得發表主題演講,爲青年學者帶來諸多啓發。

首次披露兩份珍貴文獻

在會議閉幕儀式上,中國俗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吳真教授發表致辭。她在發言中首次披露了兩份珍貴的歷史文獻:

1984年2月20日,由趙景深、譚正璧、關德棟等15名學者共同起草的《中國俗文學學會緣起》中,首先申明俗文學“是指封建社會裡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文學作品”。

8天之後,《中國俗文學學會章程(草案)》中主張“組成俗文學學會,開展俗文學的收集、記錄、校勘、整理、編選、研究、創作以及學術性交流工作”,並聲明“本會不搞集體創作、集體執筆,不強求一個模式,主要是依靠個體勞動方式,發揮各人所長,文責自負”。

上述文獻可見學者們將“俗文學”學科的建立、發展與時代命題相結合的自覺意識和擔當精神,亦可見四十年前一個新的學術共同體醞釀形成之時的初衷。“戲曲與俗文學”國際研討會的舉辦與俗文學學會成立的宗旨相吻合,皆以培育學術共同體作爲其重要目標和基本方向。

那麼未來,“俗文學”研究將走向何方?黃仕忠闡述了自身近二十年來對於“俗文學”這一概念的思考。

他指出,回溯國內“俗文學”學科成立的歷史進程,可知其學科屬性和學科命題的產生,與我國當年所處的歷史階段、政治環境及思想文化場域關係密切。“俗文學”概念的提出,即與“封建時代”文人士大夫的“雅文學”相對,將關注的目光投射到代表底層平民百姓的“俗文學”之上,是基於20世紀以來的新思想立場。

黃仕忠進一步指出,如今,“俗文學”學科成立之初所要應答的時代命題已有所消解。同時隨着學科體系劃分的日益精細,原本屬於“俗文學”範圍的戲曲、小說研究已獲得獨立地位,而說唱研究則多隸屬於曲藝的範圍。

那麼“俗文學”的內涵應如何界定,“俗文學”研究在未來應如何立足,又意欲何爲?這正是需由年輕學人來思考的重要命題。

黃仕忠對青年學者提出殷切期盼,希望他們勇於突破前輩既定框架的規約,探索新的理論、方法和路徑,提出並解答屬於自己的時代命題,切實推進戲曲與俗文學研究的深入發展。

多重視角解讀戲曲與俗文學作品

本屆“戲曲與俗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規模盛大,共有162位學者提交參會申請,最終遞交會議論文143篇,選稿90篇,其中線下發表78篇,在線發表12篇。

參會人員來自早稻田大學、馬來亞大學、臺灣大學、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等70餘家單位。

論文選題豐富多樣,既有元代戲曲研究和對戲曲史上重要問題的重新梳理與考察,又有對戲曲各要素的歷史考察,還涉及對小說文本、說唱文學的研究等。

與會學者中,年齡在40歲以下的青年學者達80餘人,佔參會學者的一半以上。其中,會議論文的發表者基本爲年輕學者,有不少在讀碩博士生。他們大多具備紮實的文獻功底,同時也具有較爲突出的問題意識,勇於挑戰權威和提出新說。

在研究視角方面,青年學者能夠藉助文獻學、文學、藝術學、圖像學、社會學、文化學、書籍史、閱讀史等多種視角來解讀戲曲與俗文學作品或生態,通過戲曲研究來把握時代的議題。

不少論文更具話題性,試圖通過典型案例深入社會生活場景,研討戲曲與俗文學的社會文化生態和機理,從靜態的文獻研究走向動態的場景研究,從單一視角的研究走向網絡縱橫式的研究。

此外,青年學者的成長和學術共同體的建構,也離不開前輩學者的悉心指導和用心扶持。在分組會議中,每場均邀請兩位資深專家學者對青年學者的論文進行評點。

汪詩珮、戚世雋、李舜華、陳志勇、任榮、陳旭耀、王鳳霞、範麗敏、劉淑麗、張淨秋、林智莉、黃仕忠、鄭尚憲、郭英德、李俊勇、韓廷俊、王文君、林芷瑩、黃義樞、董上德、王小巖、岡崎由美、羅仕龍、左鵬軍、吳真、趙山林、郝成文、吳存存、鮑震培等三十位專家對參會論文作出了精彩評點,提出具體詳盡的改進建議,並分享了自己的治學經驗和方法。

前輩學者的傾囊相授和盡力扶持,讓與會的青年學者深受激勵和啓發,不由得感嘆這着實是一場“收穫滿滿”的盛會。

文|記者 周欣怡 通訊員 李凌雲 林傑祥圖|林軒羽 陸韻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