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喪偶 不強迫忘記 化思念為詩歌畫

70歲的呂老太太和先生相當恩愛,未料先生不敵癌症病魔,兩年後過世。原本樂觀開朗的老太太變得意志消沉,不願出門,只要憶起先生就淚流不止。

諮商心理師建議,喪偶的長輩可用書寫繪畫等方式懷念另一半。本報資料照片

在悲傷輔導三到五次後,老太太主動報名最愛的唱歌社團,因她知道,若先生還活着一定支持她參加。她每次唱歌,彷彿先生就陪在身邊,這讓她豁然開朗:「我還是能過着有品質的生活。」

輔導呂老太太的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葉北辰說,高齡者會經歷許多身邊同儕的凋零,因此對失去配偶這件事,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晚年喪偶,多數人仍會如呂老太太一樣哀痛欲絕。

特別是夫妻相互依賴性較高,例如夫妻有人行動不便,出門必須一起行動,那麼喪偶後的心理衝擊通常也比較大。

葉北辰提醒,高齡者長年陪伴生病的配偶,會犧牲很多自己的時間長期照顧。一旦配偶過世,多半不會覺得「自由了」,反而會因失去照顧者角色,又失去生活重心,悲傷和失落感更沉重,不比因意外而喪失配偶的衝擊來得小。

然而,身心是交互影響的,心理壓力會耗掉很多能量,長期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加上情緒低落難免憂鬱,不想動、不想吃。喪偶的老人家若原本身體就有病痛,恐更加顯著。

葉北辰認爲,面對悲傷最好的方式,是帶着悲傷重回生活正軌,像呂老太太一樣過上有生活品質的日子,不必強迫忘掉逝者。

第二是透過各種方式懷念對方,例如用書寫繪畫等,表達對配偶的想念,或是給自己的一份安慰和打氣,將心中的「想法和感受」具體化。

第三則是建議長輩能創造一個追思配偶的儀式,例如接續過往彼此想做但還沒完成的事,因爲「儀式感」有助於處理心中的悲傷。如此一來,難過的感覺就不會胡亂在心中盤旋不已。

晚年喪偶調適身心建議 整理/吳貞瑩

葉北辰也給中年子女幾項忠告。他說,請先處理自己的哀傷,同時接納遭心理衝擊的長輩。因爲很多子女不允許自己悲傷,所以阻止長輩難過,到頭來其實是擔心長輩的情緒引發自己的哀慟。

他也建議子女安排長輩新的生活重心,並提供有品質的陪伴,例如每天晚上給一個擁抱,話不必多,讓長輩有安全感就好。可買一套舒適的衣物、抱枕或小被子,甚至是適合的沙發座椅,生理的舒適度也可提升安全感。

葉北辰提醒,千萬別對喪偶老人家說有道理的話,例如:「人都會走的」、「你要振作起來」、「人死不能復生」等,雖然有道理,但完全沒效果。「建議站在喪偶長輩的角度,安靜傾聽他想說的話,讓他知道你認真聆聽,這就夠了。」

|延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