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減少誤判 蔡政府說一套做一套
社評
蔡英文總統應美國《外交事務》邀稿發表專文〈臺灣力爭民主之路──國際秩序變遷中的一股良善力量〉,表達臺灣堅持民主與捍衛本土的決心,並重申在對等、不設政治前提的原則下,願以開放的態度與北京當局展開對話。她還強調臺灣正投入大量資源,強化對北京當局的瞭解,以減少誤解和誤判的可能性,並有助做出更精確的兩岸決策。
關起門來研究匪情
蔡總統的專文基本上並無新意,除了回顧臺灣民主化發展外,仍帶有強烈的冷戰色彩,更重要的是她所謂「投入大量資源強化對北京的理解」,不知所指爲何?如果是指官方智庫的話,那麼可以判斷,依陸委會日前對國民黨與中共賀電往返的批評,及綠媒對兩岸學術交流抹紅的「政治正確」,尤其缺乏田野調查、現場觀察和實地訪談,只是回到當年「匪情研究」的態度與方法,令人對蔡總統減少誤解、誤判的期望並不樂觀。
政府遷臺後,在兩岸對峙與冷戰結構下,對大陸的研究主要出於情報與國防的需要,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與敵對心態,及爲政治服務的需要。當時由於漢賊不兩立,加上大陸資訊封閉,研究往往缺乏一手資料,只能依靠一些具有中共背景如郭華倫、鄭學稼、任卓宣等人的經驗,或出逃大陸人士的轉述,其餘只能做官方文件與媒體的文字判讀,研究成效有限。
即便如此,臺灣這段時間的研究,對於鐵幕外的西方世界理解中共早期歷史與中共重要人物,仍有其貢獻。但是隨着這些與中共有親身經歷與交往經驗的研究者一一老去,這套研究方法也走入歷史,也無法提供對中國大陸情勢發展即時與準確的理解與判斷。
不過,隨着中國的發展與中蘇關係的變化,外界對大陸的研究興趣增加,臺灣的大陸研究也漸漸注入學術的動能,引進國際合作與人才,開始引用西方學術的方法研究大陸。冷戰末期到冷戰結束,兩岸逐漸解凍,人員、資訊往來交流頻繁,臺灣的學者也可以走出書齋,利用交流機會親身體驗當地社會,並與對岸學者、官員交換意見,大大地破除許多學術的盲點。
用科學研究取代匪情研究固然是進步,但是以西方價值與歷史文化所建構的社會科學知識,去理解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以及族羣、地域、國際關係複雜的中國大陸,尤其中共獨特的政治體制與運作模式,難免出現扞格不入或失真誤讀的現象。
打開兩岸交流大門
特別是近年來,臺灣的學術界也受到政治上去中國化的影響,缺乏從中國歷史與文化脈絡理解大陸現狀的能力或態度,甚至自認承繼西方價值與學術能力,戴着西方眼鏡對於中國大陸發生的一切事物嗤之以鼻。原本臺灣所具有的文化優勢不再,只能邯鄲學步、拾人牙慧。
理解中國大陸不僅是學術界的責任與興趣,也攸關全臺灣人民的生存與發展。透過民間交流,促進兩岸理解,對臺灣十分重要。蔡總統說正在投入大量資源理解大陸,卻中斷並打壓兩岸交流,豈不是又回到過去關起門來的「匪情研究」。
民進黨政府並不樂見兩岸交往,總是動員國家機器與網軍側翼,對兩岸交流活動扣上賣臺大帽,日前中共賀電國民黨新任主席,文中「有反對臺獨、共謀統一」等字眼,陸委會竟批評國民黨迎合中共,甘爲統戰對象。國民黨新任黨主席朱立倫岳父高育仁以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身分,受邀在大陸智庫主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致詞,也受到攻擊。
馬英九政府時代不僅有官方往來,以學者藉由學術交流建構的「二軌對話」也發揮重大作用,甚至對促成「馬習會」有一臂之力。民進黨政府上臺後,不僅官方管道關閉,學術界的「二軌」也閉塞不通,連視訊會議致詞都被扣上紅帽子,對往來兩岸的學者必然產生寒蟬效應,無助於理解中國大陸。
打開兩岸交流大門,比任何軍購更能確保臺灣安全。兵家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缺乏理解,誤判情勢,臺灣將付出更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