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拚經濟 搶救兩岸青年就業

社評

繼「躺平」之後,大陸又出現「全職兒女」、「小掙青年」、「孔乙己的長衫」等網路熱詞,是大陸社會競爭激烈、青年失業率攀升背景下,年輕人對生活的感慨。大陸最新公佈4月就業數據,年輕人失業率持續上升,16至24歲勞動力城鎮調查失業率達20.4%,創2018年1月有紀錄以來最高。隨着畢業季到來,即將有1160萬名畢業生進入職場,失業率可能還會持續上升。

提升發展活力 改善失業

大陸經濟雖漸趨回暖,但青年失業率卻逆勢上升,其中有多重因素。首先,青年失業是全球性難題,近年又與新冠疫情衝擊密切相關。長期統計數據顯示,青年失業率一般高達社會平均失業率的2到3倍,去年國際勞工組織發佈的《2022年全球青年就業趨勢》指出,疫情加劇了15至24歲青年的就業挑戰。

大陸大專院校畢業生規模不斷攀升,近年因疫情衝擊、政府對網絡、教育和娛樂等行業加強監管,相關行業被迫裁員因應,疫情解封后,經濟雖漸趨復甦,但拉動就業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傳導到青年羣體。今年大專畢業生求職人數將繼續增加,就業壓力的「滾雪球」效應會更明顯。

其次,由於畢業生求職季因素,失業率數據有一定的季度性變化規律,據大陸官方數據,自2020年以來,青年失業率曲線每年均呈倒「V」型,7、8月達到年內高點,2023年前4個月的青年失業率趨勢符合倒「V」型增長曲線。因此,下半年的失業率數據,將是觀察大陸全年經濟與就業情況的重要參考指標。

再次,大陸這些年正在推進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轉型,對人力市場的傳統供需結構產生影響。一方面,在新科技的衝擊下,一些工作職位面臨淘汰,大量勞動力重新流入就業市場,這對未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羣體的就業造成壓力。另一方面,創新經濟雖然帶來層出不窮的新職業、新需求,但這些新的就業方向卻存在不穩定的多變性,帶來從業人員的高流動性,從而影響青年就業行情。

大陸高度重視青年就業問題,持續發佈相關政策,比如激勵企業吸納,支持基層就業,促進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等。發改委將從擴大需求、爲企業紓困、引導基層就業、提供就業扶助等4方面政策着手,改善青年就業環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十部門發佈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幫助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升就業能力。但從根本而言,青年就業與經濟繁榮度緊密相關,如何提升經濟活力是重中之重。

持續對外開放 吸引人才

聯合國最新發布《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將大陸今年經濟增長率上調爲5.3%,反映國際社會看好大陸疫後復甦形勢。今年大陸消費復甦良好,消費規模持續擴大,回看大陸第1季數據,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回升到66.6%,比去年全年明顯回升,成爲拉動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因素。

接下來,大陸需進一步提振投資,促進企業生產全面回暖,尤其民營企業提供了8成以上的就業職位,調動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活力,纔能有效提升青年就業。

臺灣同樣面臨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主要是經濟停滯不前,不少臺青因而轉赴大陸發展。大陸擁有廣闊的市場、活力的新經濟形態,有利於年輕人施展才華;大陸近年持續推出新政策,爲臺灣年輕人在大陸發展提供支持與幫助,如保障臺人在大陸參與職業資格考試和社會保險、支援臺企同等參與大陸鄉村振興戰略、同等參評智慧製造、綠色製造專案,長春化工、光寶科技、南亞塑膠、滬士電子、工業富聯、友達光電、敏華汽車零部件等多家臺企均獲入選。

處於經濟轉型期的大陸,雖不再「遍地黃金」,但臺青只要付出心血就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大陸中、西部經濟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只要保持戰略定力,持續對外開放,就不必擔心吸引不到人才。對北京而言,無論要增加本地年輕人就業機會,或吸引臺青西進,拚好經濟是最佳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