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宏/馬偕扮關公惹爭議 有人在乎馬偕的感受嗎?

▲▼馬偕醫院外牆關公壁畫牧師:牴觸教義。(圖/東森新聞,下同)

文/王永宏

媒體報導,在臺北馬偕醫院門口兩側有馬偕扮「關公」的壁畫,部分牧師直覺認爲不妥,與教義相違背!更有長老認爲記者採訪一般大衆不恰當,因外人不瞭解基督信仰預計將此事提案董事會討論決定「關公壁畫」的去留。

倘若關公不適合出現,難道作爲宣教師的馬偕,就能夠以人的形態出現嗎?以聖經十誡、教義大帽強扣,企圖使人無法反駁。但進一步思考,發現門口14幅馬賽克系列壁畫,經過詳細考證、加以創作呈現,讓衆多求醫民衆得以認識人稱「鬍鬚番」的馬偕,設置5年後卻引起爭議的「關公壁畫」,是描繪馬偕牧師留長鬍、抹紅臉、拿關刀,這段趣談百年後依然讓人感到活靈活現,只是相信馬偕本人也沒想到扮關公居然會引起這般爭端

我們所傳的福音:「這一切都是上帝的作爲;祂藉着基督使我們得以跟上帝和好,又給我們傳和好福音的職分。我們所傳的信息就是:上帝藉着基督與人類建立和好的關係。」(哥林多後書5章18~19節)

當部分牧師認爲壁畫造成爭議,需要思考和好福音、和平使者,豈會拆毀、謾罵、爭執不休嗎?難道我們是這樣見證主耶穌彼此相愛的教導嗎?莫非馬偕今日在世會這樣短視嗎?

今天我們應該來思考如何將馬偕的宣教故事再傳講不停?絕非討論一幅藝術創作的存廢。作爲整體脈絡的敘事創作,連基本的尊重、理解、接納都做不到,試問,如何談「傳福音」?

圖像的象徵、音樂氛圍、藝術的創作,更能夠引領朋友認識信仰福音,不要將上主侷限在自己的小框框中,用「自以爲義」的論斷,審判上主的美意,學習用上主充滿愛的眼光世界,看見各式各樣的美好。

「因爲我們活着是憑信心,而不是憑眼見。」(哥林多後書5章7節)讓我們用實際行動,讓人感受到信仰的實踐,究竟我們是律法法利賽人,還是好心的撒馬利亞人?不僅陪伴受傷者,也醫治傷口,更能將這故事不斷傳講下去。

作者王永宏,長老教會青年,轉載自臺灣教會公報》,已獲得作者授權提供。以上言論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