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保住中國市場,德國車慢慢沒了“德國味”

10月15日消息,在主導中國汽車市場幾十年後,大衆、寶馬和奔馳在技術創新方面逐漸落後於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

許女士曾是德國汽車製造商夢寐以求的客戶。這位廣東的企業家與她的丈夫擁有一輛保時捷911和一輛梅賽德斯-奔馳G級SUV,而且她是保時捷新款純電動跑車Taycan的首批車主之一。

然而,隨着中國消費者更加註重汽車的技術功能,而不再像過去那樣看重動力和操控性等傳統賣點,她對德國車的看法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這位36歲、育有三個孩子的母親表示,儘管Taycan的售價超過10萬美元,但其軟件系統“糟糕透頂”,它“僅僅是電動版的保時捷,僅此而已”。

這一觀點並不孤立。隨着中國逐漸淘汰燃油車,大衆、奔馳和寶馬在推出電動車型後,發現吸引中國市場這一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消費者變得更加艱難,而它們在這一市場投入的350億歐元(約合380億美元)的未來也岌岌可危。

上週的數據顯示,三家德國車企的第三季度在中國的銷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寶馬在中國的銷量下降了30%,創下了四年多來的最大跌幅;奔馳銷量下降了13%,其高端車型如S級轎車和邁巴赫的需求尤爲疲軟。

由於全球對Taycan的需求減少近一半,保時捷在第三季度的中國銷量也大跌19%,這是保時捷在中國市場十年來的最差表現。作爲保時捷和奧迪的母公司,大衆的銷量下滑了15%。大衆汽車銷售主管馬可·舒伯特(Marco Schubert)指出,“中國市場的競爭尤爲激烈。”

德國車企曾在燃油車時代的巔峰時期享有主導地位,但它們逐漸陷入了自滿,低估了新興對手帶來的挑戰,也不願意放棄大排量汽車的高利潤。這爲特斯拉以及比亞迪等中國本土車企提供了搶佔市場的機會,它們能夠迅速推出技術領先且價格更具競爭力的插電式電動汽車。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不再鍾情於德國車。

市場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駐上海的常務董事斯蒂芬·戴爾(Stephen Dyer)表示:“這些車企的轉折點已經來臨。”“它們需要徹底改變自己的市場戰略。”

這一挑戰在本週的巴黎車展上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中國車企正在積極爭奪歐洲市場份額,比亞迪和小鵬等公司將利用歐洲最大的汽車展展示最新的技術。

對於德國車企而言,至少有一項應對措施未能按計劃進行。在大衆汽車關於未來電動汽車的演示過程中,話筒和幻燈片突然中斷了幾分鐘,這讓負責銷售和營銷的主管馬丁·桑德(Martin Sander)顯得非常沮喪。

中國車主們也感受到了這種失望情緒。處理完保時捷Taycan的剎車和其他質量問題後,許女士決定賣掉這輛車,併購買了蔚來ET5。這輛車比她原本考慮的奔馳EQE便宜三分之一,內飾更豪華,語音控制系統更加流暢,甚至能夠識別孩子的名字。

她表示,“德國車很難達到這種技術水平,”並補充道,如今的奔馳、寶馬和奧迪“很難再稱得上是豪華車。”

雖然德國車企仍然控制着中國近15%的市場份額,但這一比例已經較疫情前的25%大幅下降。更爲嚴重的是,它們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佔有率不足10%。如果不能迅速扭轉這一局面,這種下滑將可能演變成更大規模的失利,威脅到德國汽車三巨頭的生存。事實上,目前大衆、奔馳和寶馬的市值都不到比亞迪的一半。

與其他國際車企相比,德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更大。儘管一些競爭對手已經選擇撤出或縮減在華業務,但德國車企加大了投入,試圖重新贏得市場份額。然而,這場戰鬥並不容易。

大衆表示,公司將繼續專注於長期戰略,發言人稱,儘管中國市場存在激烈的價格競爭,但大衆不會爲了市場份額而犧牲盈利能力。公司將繼續實施“在中國,爲中國”的策略,以確保長期增長。寶馬和奔馳也計劃堅持本土化戰略,吸引更多的中國消費者。

這些車企深耕中國市場的原因顯而易見。歐洲市場可能已經達到飽和,而美國市場的增長空間有限。對於德國車企來說,除了中國,沒有其他市場能夠提供同等的銷量和利潤。

正因爲如此,德國車企在中國的投資非常龐大,它們在中國的工廠數量有40多家,甚至超過了在德國本土的工廠。如此大規模的投資使得它們無法輕易放棄這一市場,這也是它們反對歐盟對中國低價電動車徵收高額關稅的原因之一。

像通用汽車、鈴木和三菱那樣退出中國市場,對德國車企來說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任何形式的業務重組都極爲複雜,這使得德國車企更加註重開發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各種功能。

從2022年年底開始,危機感逐漸加劇。大衆汽車中國總裁貝瑞德(Ralf Brandstätter)在向公司監事會彙報中國汽車製造商已經遙遙領先後,決定包機將幾百名員工送往2023年4月的上海車展,讓他們親眼目睹中國市場的現狀。

殘酷的現實是,中國車企正在快速推出技術先進且價格合理的車型,重塑消費者對汽車的期望,且中間還有各種如車載卡拉OK等看似花哨的功能,已經成爲中國消費者購車決策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自此以後,德國車企迅速展開了應對行動。幾周後,大衆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更換了公司軟件部門Cariad的負責人,以加速技術改進。同時,大衆還加強了與中國公司在自動駕駛、信息娛樂和用戶體驗方面的合作,甚至投資了小鵬汽車,以藉助其電動汽車領域的專業知識開發新車型。

今年9月,梅賽德斯-奔馳發佈了盈利預警後,首席執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立刻飛往中國,查看公司調整業務佈局的進展,其中包括與寧德時代合作生產電池,以及與騰訊合作提供數字服務。與此同時,寶馬也通過與長城汽車合作,爲Mini品牌開發電動汽車。

然而,這一系列的舉措導致德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的汽車產品逐漸失去了“德國味”。市場研究公司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的分析師格雷戈爾·塞巴斯蒂安(Gregor Sebastian)指出,這種策略與德國車企的傳統發展路徑相背離。

塞巴斯蒂安表示,堅守中國市場是“一場巨大的賭博”。他補充說,如果這一策略失敗,德國可能需要救助這些車企,“它們希望自己足夠大,不會倒下”。

多年來,中國消費者一直熱衷於購買德國車,但如今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對於德國車企而言,重新贏回這些更加年輕、技術導向的客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隨着電動汽車的加速普及,中國本土品牌已經證明,它們不僅可以在質量上與德國車企媲美,還能在價格和技術上勝過它們。

在梅賽德斯-奔馳位於斯圖加特附近的辛德芬根工廠,已經可以感受到這一變化。這座工廠生產S級轎車,曾是中國新貴客戶的最愛。但現在,需求大幅下滑,工廠的生產首次降至單班制。

削減成本的浪潮已經開始席捲德國汽車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衆宣佈關閉德國工廠,但這些車企在中國的業務仍未受到影響。這表明高管們仍對中國市場的未來抱有希望,但他們實際上別無選擇。

在中國市場縮減業務規模並非易事。大規模裁員需要與本地合作伙伴協商,還必須獲得批准,關閉工廠更是難上加難。

這種局面迫使德國車企不得不重振銷售業績,但目前市場的天平已經向中國本土車企傾斜。如今,像一汽集團這樣的主要中國車企更加關注技術和市場份額,而非盈利能力。對於德國車企來說,這種策略顯然難以接受。

儘管存在這些結構性障礙,但如果德國車企能夠在中國進行更多前瞻性投資,仍有可能避免大規模衰退。然而,過去幾十年間,它們一直在全球汽車行業的頂端,未曾真正重視中國的競爭對手,許多決策都是幾千公里外的公司董事會作出的,忽視了中國市場的實際狀況。

此外,德國車企也低估了從燃油車到電動車轉型的複雜性,認爲只是更換動力系統的問題。然而,車載軟件早期問題頻發,給品牌形象造成了損害。例如,大衆早在2020年就在中國推出了首款電動汽車,但直至幾年後纔開始提供遠程軟件更新功能。

這意味着車主不得不將車輛送回經銷商處進行線下升級,有時需要耗費幾天時間。爲了緩解客戶的負面情緒,部分經銷商甚至提供現金獎勵,鼓勵客戶接受軟件修復。

武漢的IT工程師周先生在2022年初購買了一輛ID.4電動車,結果遇到了各種困擾。他表示,車輛行駛過程中多次黑屏,原本期待的德國品質成了一堆問題,軟件更新經常延遲,有時只能通過經銷商進行線下操作。

他如今正在考慮更換車輛。周先生坦言,儘管他仍然會選擇電動汽車,但“這一次我不會再考慮德國車了”,他說道。“我只會考慮本土品牌,或者特斯拉。”(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