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食品安全」遙不可及?

蔡育岱 譚偉恩

絕多數目前在消費市場販售的各種食物均面臨兩個困境;這兩個困境的結構與資本主義強調競爭和獲利的本質緊扣,也與法益失衡的貿易自由化制度相聯,從而導致食品安全(food safety)成爲遙不可及的目標。

第一種困境存在於各國境內的市場,是由政府業者消費者架構而成的三角關係。理論上,在一個有自由公平選舉制度的民主國家,三方是水平互動關係,政府作爲公正依法行政機構,在消費者的衛生安全法益與業者的經濟利潤獲益間維持平衡。但實踐上,只要一國的政策過度強調經濟發展,而其食物生產模式走向工業化(例如:義美、統一、大統立光農工等等),並且消費文化強調快速與便利的飲食供應,那麼黑心食品的問題就極難杜絕臺灣自今年五月毒澱粉事件開始,陸續揭露數十起食安醜聞,讓食品安全繼中國毒奶粉美國狂牛風險牛肉等事件後,再度從「寧靜政治」轉化爲「喧囂政治」。但可以預期,此波沸沸揚的食安風暴隨着農曆春節政府大規模稽查年貨賣場之後,就會再漸漸歸於寧靜,甚至被遺忘,直到下一起新的食安醜聞被曝光

第二種困境肇因國際食品貿易,它是一場食品出口國進口國之間的權力較勁。上述美牛的例子,或是歐盟與美國關於基因改造食品的爭議,還有去年七月美國在食品安全法典委員(the Codex AlimentariusCommission)上以政治手段設法通過的瘦肉精(ractopamine)殘留值標準,都是絕佳例證。國際市場上的食品安全幾乎完全是由「權力」來決定;什麼添加物能用,化學藥量多少,都是政治性的安全妥協,不是科學中立的衛生標準小國如臺灣,面對貿易大國如美國,往往沒有說不的權力,甚至有時即便強如歐盟這樣的區域國家集團,也難在消費者衛生安全法益上招架美國官方的政治壓力與該國跨國食品產業的經濟脅迫。

兩種困境背後映射出資本市場遊戲規則下被扭曲的價值觀與經濟活動;詳言之,一個迷信經濟發展才能證明政府能力的國家,一個仰賴進出口貿易維繫生存的國家,很難對本國食品生產業者(其實也包含其它產業)進行嚴格的控管,也很難拒絕有風險性的外國食品進口。更直接地說,相較於經濟利益食品衛生安全通常不會是政府施政的首要顧念,它無法爲執政者帶來直接而明顯的利益,卻可能在短期內讓政府與業界關係對立,讓進口國與出口國陷入貿易糾紛,產生一種政府失能的「錯覺」。

正因爲如此,食品安全在資本主義與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籠罩下已成爲遙不可及的然而,展望未來,一個更值得臺灣或其它國家留意的新風險是:被食安危機喚起的新消費模式是否也將失守淪陷?因爲此種強調生產者與消費者夥伴關係倫理型消費奠基於生產者是以家庭農業模式爲主的小農,其供給能力是否能滿足市場的龐大需求,又其是否能招架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一旦此種倫理型消費也被資本市場機制扭曲,走向工業化;或直接被淘汰,消聲匿跡。食品安全就徹底成爲烏托邦國度夢想

●作者蔡育岱,中正大學副教授;譚偉恩,政治大學博士研究生。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