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賦能,鄉村旅遊謀“長紅”(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
本報記者 朱 磊 王 丹
開欄的話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壯大縣域富民產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壯大縣域經濟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培育一批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遊名縣,促進農民羣衆就近就業增收,因地制宜推進城鎮化進程”。新時代新徵程,縣域經濟蓬勃發展,成爲中國新型城鎮化、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取得顯著成效的生動寫照,也是中國經濟活力與韌性的重要體現。
本報今起開設“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專欄,記者深入基層一線,探產業、看活力、聽民聲,尋訪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優勢產業、實現富民增收的新鮮經驗,展現縣域經濟不斷壯大、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點菸、刮煙、和料……墨墩抹上些油,熱烘烘的墨餅“啪”地摔上去,8斤重的鐵錘砸得“砰砰”響。
在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虹關村,散落山間的油桐籽,用於遊客體驗徽墨製作。
文化賦能,讓小山村在寒冷的冬日裡格外熱鬧。
徽墨製作體驗,是婺源縣尚逸軒度假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志軒的主意。10多年前,他來到虹關村發展民宿,“那時交通不便,雖有美景,卻少人問津,開業第一年接待量才千把人次。”
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婺源縣考察時指出:“優美的自然環境本身就是鄉村振興的優質資源,要找到實現生態價值轉換的有效途徑,讓羣衆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婺源縣持續推進生態價值轉換,發展全域旅遊——234公里柏油路通村入戶,建成示範路106公里,將好風景“串珠成鏈”;加強民宿宣介力度,打響“婺源美宿”品牌;出臺文件促進民宿產業發展,對獲評星級民宿的村莊給予獎勵……
虹關村乘勢整治環境,規範民宿發展,熱度迅速攀升。2024年,遊客接待量1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近千萬元。
生意好了,吳志軒卻“總覺得少點啥”。梳理歷史,吳志軒想到了徽墨,“虹關村在明清時期是徽墨的重要產地。”
村民詹曉明從上海返鄉,在吳志軒的支持下,專門到安徽歙縣學習古法制墨,回村後專事普及徽墨文化。“這墨條裡,加了草藥和香料,提神醒腦。”在修復的古建“尚逸工坊”裡,詹曉明邊研墨邊講解。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小山村人氣更旺了:研學的娃娃一撥撥,不少寫生和書法愛好者慕名而來。
不只是虹關村,“曬秋”民俗成爲篁嶺村旅遊名片,中醫藥文化助力龍尾村成爲康養地……婺源縣挖掘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52項,大力推進文旅深度融合。
趁熱打鐵,婺源縣出臺“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工作推進方案,力爭未來3年內每年打造30個左右和美鄉村。
虹關村成功入選。穿過古樟廣場,村黨支部書記程後發步履匆匆,“新規劃圖紙已經出爐,得抓緊研究怎麼幹。”
2024年,婺源縣接待遊客量2803.7萬人次,同比增長7%;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76.2億元,同比增長7.5%。
婺源縣委書記徐樹斌表示,“看準了就抓緊幹,我們的鄉村會更美、更富、更有文化氣息。”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5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