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 政府別管

(圖/本報系資料照)

〈酒矸倘賣無〉這首臺語歌在大陸廣爲傳唱,電視臺歌唱比賽常被選用,網路也廣爲流傳。這是1983年臺灣大賣座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如今在大陸是知名的勵情勵志歌曲,傳達人子該盡孝心。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吳朋奉主演、臺灣樂團茄子蛋主唱的《浪子回頭》,是首純臺語的歌,在大陸的點閱率已破億。大陸大江南北各地人朗朗上口,浪子回頭的氣魄,是典型臺式的口氣。

有了這樣的例子,來看有議員痛批臺北市教育局放任敦化國小合唱團所唱的《我們同唱一首歌》,影片被對岸剪接進福建春晚節目,有被統戰之虞。有立委也質詢教育部長潘文忠,指康軒出版社的國中生物課本以「土豆」稱呼馬鈴薯不當。維基百科說,土豆可以指花生,也是馬鈴薯。馬鈴薯在大陸各地的講法也不一,在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稱爲馬鈴薯。而《我們同唱一首歌》是臺灣知名作詞人方文山的創作,他說過作這首歌是爲了緩和兩岸的緊張關係。

全世界人都知道,中國大陸最受歡迎的歌手是周杰倫,蔡依林、SHE、小S等臺灣明星。從最早先白天聽老鄧(鄧小平),晚上聽小鄧(鄧麗君),到〈愛拚纔會贏〉傳唱,臺灣流行文化早就影響大陸,在文化上誰統戰誰根本分不清楚,也很難計較。

美國羅斯福研究機構主任麥可‧康茲爾,寫了本《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一書,獲選爲《金融時報》選書。他說過去數十年,我們一直被灌輸一個觀念,認爲商品、服務與勞力流動是不受規範的自由市場,是自由的基本形式。然而,醫療保險、就學貸款、退休年金、公共托育、就業保障、購屋貸款等,都是各國人民現在面臨的問題,與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1980年代能源危機一樣,現在全球陷入嚴重通膨,我們應再次思考:該讓自由市場決定我們的生活嗎?作者主張,我們必須擺脫市場才能獲得自由。市場依賴是一種深切的不自由狀態,真正的自由需要我們去檢查,檢視社會與生活裡的存在方式,並且設立硬邊界。

處在兩岸問題上,自由市場的確愈來愈行不通。這種限制出自政治,來自意識形態。邱吉爾說過,資本主義固有的邪惡在於福利的分配不公平,而社會主義的固有美德在於公平享受痛苦。面對中華文化交流,我寧願選擇交給人民,而不是受政府管制。回到電影〈搭錯車〉那句歌詞,「多麼熟悉的聲音, 陪我多少年風和雨,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不是嗎?(作者爲臺北市出版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