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 在“尹灣漢簡”上,尋大漢風華
(原標題:文化中國行 | 在“尹灣漢簡”上,尋大漢風華)
11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考察雲夢縣博物館時,專門參觀出土秦漢簡牘展,讓“簡牘”這一古老文物再次走進大衆視野。該展展出的《秦律十八種》表明,早在2200多年前,我國古代法律制度就已成體系。在我省連雲港市,1993年出土的一批“尹灣漢簡”,同樣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揭開了不少歷史謎團,如今這批漢簡已成爲連雲港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而對於這批簡牘的保護、研究、闡釋等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接受記者採訪時,連雲港市博物館館長江睿正在爲出差做準備,11月10日,他將赴京參加央視《簡牘探中華》節目的錄製,這期節目是專爲“尹灣漢簡”量身打造的。
說起“尹灣漢簡”的發掘,江館長介紹說,1993年2月,連雲港東海縣尹灣村村民在村口西南的高嶺上平整土地時,無意中發現了一些墓磚。循着這個線索,考古專家們在當地開展考古調查,發現了地下埋藏着十餘座墓葬,其中六座屬於一個西漢家族性墓葬羣,大規模考古發掘也隨之展開。
“所幸尹灣6號墓沒有被盜,墓主是一位名叫‘師饒’的西漢東海郡官員。”在他的墓中,專家發現了133枚竹簡、23枚木牘。“這一重大發現,讓學者們爲之興奮,要知道在江蘇地區,在考古發掘中發現漢代簡牘還極爲罕見。”
經過清理後發現,尹灣漢墓出土的竹簡有《神烏傅(賦)》《元延二年日記》《刑德行時》《行道吉凶》;木牘有《集簿》《東海郡吏員簿》《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籍》《東海郡下轄長吏不在署未到官者名籍》《東海郡屬吏設置簿》《永始四年武庫兵車器集簿》《贈錢名籍》《禮錢簿》《神龜佔·六甲佔雨》《博局佔》《元延元年曆譜》《元延三年曆譜》《君兄衣物疏》《君兄繒方緹中物疏·君兄節笥小物疏》等等,共計有4萬文字記載。僅《東海郡吏員簿》木牘就有3000餘字,是截至目前中國出土簡牘中單支容字最多者。
“尹灣漢墓出土的這批簡牘,內容極其豐富,包括東海郡的行政文書6種,私人文書8種,術數文獻7種和1篇漢代文學作品《神烏傅(賦)》,這些爲兩千年後的人們瞭解西漢末年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生活及民間信仰等各方面提供了一扇窗口。”西北師範大學簡牘研究院李迎春教授對記者說。
“這批簡牘意義重大,其中東海郡行政文書檔案被確定爲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最完整的郡級行政文書檔案’。《集簿》是東海郡對社會各方面情況進行年度統計的‘上計材料’,可比作‘東海郡太守年度述職報告’,涵蓋了東海郡所轄疆界面積與行政建置情況,以及縣三老、鄉三老和孝、弟、力田員數的統計,郡、縣兩級各類吏員設置的詳情等方面的內容。《永始四年武庫兵車器集簿》記錄各式器物共240種,是迄今所見有關漢代武庫器物最完備的統計賬冊。”
隨着研究的深入,尹灣漢簡的重要性益發凸顯。2002年3月,尹灣漢墓簡牘中的西漢郡級檔案文書入選首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21枚竹簡記錄下的《神烏傅(賦)》全文664字,以四言爲主,用擬人手法講述了雌烏和偷盜築巢材料的盜鳥展開一場激戰,雌烏受傷嚴重,臨死前與雄烏生死訣別的故事。連雲港市博物館科信部趙旭主任說,《神烏賦》的發現,不僅填補了漢賦乃至古典文學史上的一個空白,同時還將我國禽鳥寓言及俗賦的產生時期提前近200多年。而在中國書法史上,尹灣漢墓簡牘也佔有重要地位,其字體主要爲隸書、草書。隸書波磔分明,結字規範,已是成熟的漢隸。草書縱橫恣肆,舒展流暢,爲後人研究漢代隸書、草書藝術拓展提供了珍貴的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尹灣漢墓簡牘出土於31年前,在1997年正式刊佈時,裡耶秦簡、嶽麓秦簡、張家山漢簡、懸泉漢簡、五一廣場東漢簡、走馬樓吳簡等有關秦漢魏晉地方行政制度的資料都還沒有出土或刊佈。記者瞭解到,在當時要進行秦漢地方行政研究,基本沒資料,只能用屯戍系統漢簡比附地方行政系統。由此可知,尹灣漢簡的刊佈,對學術界產生了極強的衝擊力。中國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鄔文玲在尹灣簡牘發現三十週年研討會上說,尹灣漢簡價值非凡,意義重大,其獨樹一幟的開放式、快速而高質的整理工作被譽爲“尹灣的模式”,受到學術界盛讚。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雲夢縣博物館,參觀雲夢出土秦漢簡牘展,讓我們對‘尹灣漢簡’的保護傳承以及合理利用更加堅定了信心。”江睿館長告訴記者,近年來,連雲港市博物館對“尹灣漢簡”以及連雲港地區漢代歷史文化的整理、保護、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項進展。該館不僅申報了世界記憶(國際)名錄,還聯合西北師範大學簡牘研究院建立“漢代簡牘文化保護傳承研習基地”,聯合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中心開展“尹灣漢簡再整理研究”項目,去年召開了“簡牘與秦漢文明——紀念尹灣漢墓簡牘發現三十週年”全國學術研討會,還依託尹灣簡牘研究成果策劃舉辦“漢月出東海——漢代東海郡轄域文明特展”,更推出線上VR展覽等等。
隨着“尹灣漢簡”在秦漢國家統治、地方行政制度、上計制度、思想信仰、術數、社會史、文學史、書法史等領域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更大規模的研究和普及也成爲博物館的重要工作之一。趙旭主任10月中旬剛在山西大同參加中國秦漢史研究會2024年學術年會,會上,他通過“尹灣漢簡”、“張家山漢簡”、“鳳凰山漢簡”等出土文獻資料,探討了西漢時期爵位、官秩與墓葬規模的關係。
江睿館長表示,爲了擴大“尹灣漢簡”的影響力,館方還與央視探索發現欄目組合作,製作《東海探秘(三集)》紀錄片,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簡牘探中華》節目等,舉多方之力共同推動對這批寶貴文物資源的研究、闡釋、展示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