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市場面面觀】微短劇發展後勁在哪裡
春節期間,除了電影市場“熱辣滾燙”,微短劇行業也火出新高度。春節假期8天,僅抖音平臺短劇就有8部播放量過億。影視IP衍生短劇《超越吧!阿娟》、鄉村文旅題材短劇《飛揚的青春》、民俗題材短劇《小年獸與捉妖師》等內容呈現出明顯的主題向上化和製作精品化特點,贏得用戶真金白銀的支持。
觀察春節微短劇市場能夠發現兩個明顯變化:一是短劇春節檔吸引了以往未被電影、長劇集覆蓋的人羣觀看。以抖音平臺爲例,其短劇用戶以中青年、三線及以上城市人羣爲主,今年春節期間隨着人員流動和“短劇春節檔”概念出現,短劇用戶更加多元。一些短劇熱度更是蔓延到海外平臺,反映了微短劇在內容上的不斷創新迭代。
二是製作團隊不再只是草臺班,有了正規軍。華策、開心麻花、檸萌影視等專業團隊紛紛登場,科班出身的專業演員加盟出演,多部熱門影視IP衍生短劇上線,央視頻、央視網還計劃推出《中國微短劇大會》和《中國微短劇盛典》,主流媒體、視聽平臺、頭部影視公司等“正規軍”發揮燈塔聚集效應,推動微短劇從高流量走向高質量。
變化主要得益於主管部門有力倡導。自去年以來,廣電總局持續開展網絡微短劇治理工作,針對部分內容低俗、同質化的問題,下線了2萬多部微短劇,有效淨化了行業生態。1月26日,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召開了2024年新春檔網絡微短劇宣傳推介會,重點推介了16部將在春節期間上線的優質微短劇,推動春節追短劇成爲新潮流、新年俗。
高熱度短劇背後離不開平臺大力扶持。短視頻平臺直面用戶需求,利用高頻與用戶連接互動的優勢,幫助製作公司更好孵化和運營IP。春節前夕,各大平臺共同推進微短劇檔期化運營,不僅效仿長劇提前公佈片單造勢,還在站內開闢專屬話題頁引流。從打造內容標杆到加大行業扶持,形成一套微短劇精品支持體系,打開短劇創作的多樣性和創新性。
就在去年,微短劇曾多次遭遇口碑危機。有人認爲,短劇走紅靠的是“爽點”和套路;還有人說,微短劇的成功主要是捨得花錢“投流”,這種“電子榨菜”,前期容易“上頭”,後期動力不足。
微短劇的“後勁”究竟在哪裡?春節檔給出了很好的答案。面對電影、劇集等諸多優質內容的激烈競爭,微短劇穩住了大盤,幾部爆款作品在熱度和口碑上甚至不輸大製作。事實證明,短劇發展有自身獨特優勢,內容“短平快”,表達接地氣,填補受衆碎片時間。在此基礎上,春節檔微短劇兼顧了社會價值、思想價值和情緒價值,必然引發大衆共鳴,實現叫好又叫座。
微短劇的發展歷程不禁讓人聯想到網絡文學和網劇,二者在發展初期也曾被貼上“快文爽文”“低俗庸俗”的標籤,如今依靠自身努力走出了一條從小衆化到大衆化,再到精品化的路子。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紛紛建言微短劇高質量發展,精品化已成行業共識。春節檔的表現更是讓行業形成共識:唯市場輕內容、唯娛樂輕藝術的創作註定不能長久,只有牢固樹立精品意識,才能持續前行,後勁十足。
短劇市場再次證明我國文化消費潛力巨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文娛內容成爲當前恢復和擴大消費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就拿微短劇來說,不僅劇集本身展現出強大的吸金力,廣電總局還啓動“跟着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希望用熱劇效應催生更多消費熱點。不過,內容是1,其他則是後面的0,只有把內容做精,文化產業才能更好發揮溢出效應,全面激發消費活力。 (作者:姜天驕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