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最愚蠢的父母,凡事都與孩子對抗
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挺好說話,挺懂孩子的父母,直到看了教育學者盛國恆的一個視頻。
視頻裡,他舉了一個常見的現象:
馬上要下雨了,孩子卻要出去玩,媽媽讓孩子帶把傘。
但孩子一口拒絕了:“我玩一會就回來了。”
“不行,馬上就下雨了,一會淋你一身雨。”
可就在媽媽轉身拿傘時,孩子一溜煙跑了。
媽媽站在原地直罵:“讓你拿傘不拿,一會肯定淋雨。”
這一刻,可能媽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竟隱隱在期待下雨,因爲只要雨下來了,自己就是對的,就是贏了孩子。
所以,當孩子確實被淋了一身回來時,媽媽脫口而出的第一句,不是關心孩子被淋這件事,而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指責:
“看吧,叫你不拿傘,淋的透透的吧,活該……”
看完,如同當頭棒一般,盛國恆說的這位媽媽,不就是我嗎?
生活中,我們自以爲是的教育,很多時候其實就是一種對抗。
看似是爲了孩子好,實際是在和孩子較勁;
看似是在批評教育,實際是在逼孩子認輸。
教育家楊傑曾分享過一個案例。
一個正上一年級的孩子,特別貪玩,不愛寫作業。
爲了給兒子點教訓,媽媽便把兒子按到書桌旁,逼他寫作業。
兒子還是不願意動筆,媽媽就一邊打他,一邊咆哮:“叫你不聽話,叫你不寫作業!”
剛開始,被打的兒子會撇嘴哭兩聲。
但後來,媽媽打他一下,他就還媽媽兩下,母子倆常常對抗一晚上,誰也不願意退讓一步。
不禁想起心理學中的“海格力斯效應”:
說的是一個叫海格力斯的大力士,被一個鼓起的袋子絆了一跤。他一氣之下就踩了袋子一腳,沒想到袋子卻鼓了起來。
他便使勁踩,結果袋子越來越鼓,直接擋住了去路。
海格力斯的行爲,就像生活中“愛對抗”的父母,不惜一切地去和孩子的問題較勁,千方百計地想要贏了孩子。
結果導致孩子像膨脹的袋子一樣,出現“彈簧式”的反抗心理:你跟我過不去,我也不讓你痛快。
殊不知,教育從來不爭輸贏,更不是鬥狠鬥氣。
父母若一心只想用權威去壓制孩子,孩子只能豎起全身的刺來對抗父母。
就像網上一位博主自述的那樣,爲了反抗父親長久以來的暴力鎮壓和控制,他醞釀出了一個長達8年的“復仇”計劃。
先考上父親滿意的大學,然後在大四畢業前一個月,紋身、打耳洞、申請退學,不顧父親反對,去了一家網吧當網管。
就這樣,他用一種極端的,以毀掉自己整個人生爲代價的方式,從父親手裡扳回了一局。
還有一個高中男生,因爲學習的事和媽媽起了衝突,結果被媽媽指着鼻子罵,戳着腦袋數落。
男生說不贏、又氣不順,衝動之下,便趁媽媽不注意,打開窗戶,從五樓一躍而下。
最後雖搶救及時,但男生下肢的骨頭和頸椎都已經全部粉碎性骨折,最終成了高位截癱患者。
往後餘生,他都沒辦法再站起來。
所以你看,強硬的父母,換來的不是孩子的臣服,而是逆反、報復,甚至是慘烈的回敬。
針尖對麥芒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個“四顆糖”的故事:
他擔任校長時,看見一名男生用泥磚砸同學,便立即制止了,並讓男生稍後到校長辦公室。
陶行知回到辦公室時,男生已經在等候,他當即掏出一顆糖獎勵男生,說:“你比我準時,值得表揚。”
接着拿出第二顆:“這顆糖獎勵你尊重校長,我讓你住手,你立即停止了。”
然後是第三顆:“獎勵你的正義感,據我瞭解,你扔磚頭是因爲他欺負女同學。”
陶行知一番話,令男孩非常感動,他立即認錯道:
“我錯了,不管怎樣,我不應該用磚頭扔同學,太危險了。”
聽到這,陶行知拿出第四顆糖:“這顆是獎勵你知錯認錯,實在難得,好了,談話結束了,你回去吧。”
整個過程,陶行知都和顏悅色、輕聲細語,並未有一句指責,卻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這就是教育的高境界:以退爲進,以柔克剛。
畢竟,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處處在言語和行動上戰勝他們的敵人,而是一個時時懂得共情和引導的朋友。
在網上,就有這樣一個初三男孩,因爲青春期叛逆,不僅染頭髮,打耳洞,還常常逃課去網吧。
直到某天,他通宵上網回來後,突然性情大變,不僅戒了遊戲,還開始認真聽講,發奮努力,最終考上重點高中。
爲何會有如此大的轉變呢?
原來,那晚他翻牆上網,宿管查房發現他不在宿舍,於是讓老師通知了家長。
父親多方打聽,最終在網吧找到了他。
當時,父親本想衝進去帶他回家,但轉念一想,這樣會讓他在朋友面前丟臉,於是守在門口。
一直等到他出門買飲料,父親才走到他跟前,卻沒有一句指責,一句質問,而是溫柔地問他想喝什麼,買完飲料後還給他塞了些錢。
父親說:“我知道,是我和媽媽對不起你,爲了掙錢不能陪在你身邊,但是你還小,網吧這種地方人員複雜,我真的很擔心你的安全。”
幾句話裡,滿是對他的理解與抱歉,所以,他當下就破防了,決心要好好學習。
正如心理學家黃仕明說的:孩子深愛着父母,也想聽從父母的教導,給予父母權威,但他們只有感受到愛的連接,被尊重,被看見的時候,纔會願意聽從父母的引導。
是啊,父母與其“用力”地把孩子逼成一個“隨時備戰”的刺蝟,不如多用點“綿力”,讓孩子卸下防備,擁抱成長。
教育不對抗,父母才能真正贏得孩子。
有段話說得好:
“鐵一樣的教育,最後落在孩子身上,都會跟水一樣綿軟無力。
柔一樣的教育,最後落在孩子身上,都會跟鐵一樣剛勁有力。”
教育從來不是一場對抗賽,而是一場攜手同行的旅程。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一些柔軟,孩子才能如我們所願。
1. 語氣軟一點,溝通才能走心
博主@天明分享過一位鄰居媽媽的故事。
家裡雪白的牆壁被孩子塗抹得亂七八糟,這位媽媽便建議兒子:
“畫在牆上的畫,要有專業的畫筆纔好看,你先用蠟筆在本子上練習好了,我就給你買專業的畫筆,到時隨便你在牆上畫。”
孩子發脾氣說:“我不,你現在就給我買。”
媽媽沒有生氣指責,依然心平氣和:
“買可以,家裡的牆就這麼多,你想在牆上留下最好的畫還是不好看的?”
孩子沉默了一下,乖乖拿着畫本去畫畫了。
教育孩子,“怎麼說”往往比“說什麼”重要。
父母語氣軟下來,溫柔地教導,親子間纔不會陷入情緒的對抗,孩子才能把話聽進心裡去。
2. 態度軟一點,被尊重的孩子才能理智做出選擇
鄧亞萍的兒子曾沉迷網絡遊戲,並立志將來走電競這條路。
當時,鄧亞萍雖憂心,卻沒有強勢制止,更沒有否定兒子的選擇。
而是先表達了尊重和支持:“打遊戲能拿冠軍,也是不錯的。”
爲此,鄧亞萍專門去了兩家國內頂級的電競俱樂部,深入瞭解他們的訓練和作息,並把這些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兒子,讓兒子自己定奪。
結果,兒子認真思考後,果斷放棄了電競這條路。
就像有句話說的:如果只能給孩子一樣東西,那就給他尊重。
尊重,是教育的開始。
一個孩子,只有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他才無需爲了爭權而對抗,爲了爭贏而賭氣。
3. 行爲軟一點,父母懂服軟,孩子更願合作
綜藝《不要小看我》中,傅首爾作爲嘉賓,需要幫助一個叫雷雷的孩子完成爬山的任務。
可才走到山腳下,雷雷就開始鬧脾氣,不想爬了。
這時,傅首爾沒有跟雷雷硬着來,而是順着孩子的心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喊道:“我也爬不動了,咱們不爬了。”
這波操作直接把雷雷整不會了,愣了幾秒後,他不僅不再哭鬧,反而催着傅首爾起來爬山。
但任憑雷雷怎麼拉扯,傅首爾就是紋絲不動,還不斷地撒嬌、示弱:“我也堅持不了了,我太累了,我還要幫你拿書包。”
雷雷只好承諾不再吵鬧。在之後的登山過程中,雷雷還越來越積極,衝到了最前面。
所以你看,解決問題從來不難,適當示弱,適當服軟,孩子就會放下防禦心,願意聽從父母的。
畢竟,父母的低姿態,就是孩子最無法抵抗的溫柔。
爲什麼有的家庭很容易發生親子矛盾?
知名育兒博主王人平的回答發人深省:
“靠對孩子的接納、尊重和信任,贏得孩子對自己的尊敬和追隨,還是靠威權、羞辱,甚至暴力贏了孩子,讓孩子屈服和聽從?
父母不同的信念、價值觀和教育方式,會構建不同的親子關係,養育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是啊,孩子不是對手,不必一爭高下;家也不是戰場,無須分誰對錯。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養育,是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點個贊吧,願父母們都能少點高高在上的對抗;多點“我理解你”的柔軟。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