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也捱打捱罵,爲什麼現在的孩子這麼脆弱?
文 | 圖圖媽
來源丨微信公衆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前幾天,我看了央視的一個專題採訪。
畫面顯示,在北京安定醫院的兒童精神科門診裡,醫生正在詢問孩子最近的狀態。
一個孩子說,“前兩天zs了”。
還有一個孩子,看了一眼站在身邊的父母,說“我覺得他們很煩”。
這些孩子,手臂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劃痕,當他們覺得不被家長理解時,就用這種方式發泄。
這段採訪視頻在網上熱度很高,很多家長對照起自家孩子,都很有話講:
“不知道怎麼溝通,孩子就像個不定時炸彈,說兩句話就炸”。
“有時候挺生氣的,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感覺不是父子,倒像是仇人”。
種種委屈、不解背後,都指向了家長心底的同一個疑問——
我們那時候也捱打捱罵,沒費多少勁就正常長大了。
爲什麼現在的孩子說不得、罵不得,還動不動就抑鬱、厭世、自傷?
關於這個問題,我猜有很多媽媽都想知道答案。
最近我特意去採訪了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中國積極心理學發起人——彭凱平教授,跟他取了不少經。
彭凱平教授在青少年心理上,有很多獨到見解,他總能拋開層層迷霧,直指問題的核心,尤其是他對現在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分析,也讓我受益匪淺。
今天,我把採訪他的內容重點,做了整理,和大家一起分享。另外,我也把 採訪視頻發在了視頻號上,歡迎大家點贊轉發和 交流 。
爲什麼這個時代的孩子
抗挫能力有點弱?
作爲兩個男孩的媽媽,說實話看了視頻之後,我的心情挺複雜的。
有時候,我也在想,現代孩子的物質生活足夠豐富,但是他們似乎過得並不開心,而且很多孩子還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跟彭凱平教授的聊天中,他從家庭、社會、時代發展等多方面總結了一下原因,我覺得說得特別有道理。
▍1、家庭結構變化
以前很多都是多子女家庭,比如我們家就是我跟我哥兩個孩子,所以家長的焦點是分散的,因爲要同時顧及所有孩子。
而現在,獨生子女比較普遍,就算是趕上了開放二胎,我身邊很多媽媽也只生一個。
所以在教育嚴重內卷的情況下,別的家庭可以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裡,而獨生子女承載的期望和壓力更大。
如果家長既要成績又要培養孩子才藝,孩子很容易被擊潰心理防線。
比如電視劇《小捨得》裡,一路被媽媽逼着考高分、進名校的子悠,當唯一的熱愛踢足球都被剝奪時,心理出現問題,在考場上出現了幻覺,看得人非常心疼。
▍2、生活方式變化
老話說,“遠親不如近鄰”。
我們小時候,社會環境比較單純,有點什麼事情,左鄰右舍都是互幫互助的,所以感覺關係都很親近,孩子們寫完作業也可以去朋友家串門。
但是現在,社會發展的很快,大家的生活軌跡也千差萬別,再加上公寓樓房建起來了,人人都待在自家的“水泥格子間”裡,關係變得更疏遠。
除了學校這個圈子,孩子很難再有什麼跟別人互動的機會,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
▍3、社會價值追求變化
以前大家追求的是吃飽飯,但現在這個小康社會,吃飽飯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追求也轉變爲了精神層次的需求。
尤其是這代孩子,很多都是被爺爺奶奶捧在手心裡的,聽到的、接收到的都是正面反饋,對負面評價的承受能力較低。
但是在學校裡,每一次出成績、每一次的表現,都會從老師那裡得到公正的反饋,如果落差比較大,一些孩子可能就會陷入自我懷疑和焦慮中。
▍4、科技干擾
互聯網時代,幾乎家家都有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有的孩子跟手機相處的時間,比跟父母在一起聊天的時間還多。
我不覺得手機是洪水猛獸,手機可以是孩子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圖圖經常在抖音和b站上,看他關注的一些知識博主,我能感受到他因爲學到了新東西,變得越來越有表達欲。
但手機只能作爲孩子放鬆的一種方式或者某種學習渠道,不是孩子接觸外部信息的全部通道。彭凱平教授也說,“相比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重要”。
所以不管多忙,每天晚上,我跟圖圖爸都會一起聽聽圖圖和小樹分享在學校發生的事情。
因爲我一直覺得,在教育當中,父母不僅要會引導,更要學會傾聽。
總的來說,不是我們的孩子變脆弱了,而是現在的社會結構、時代壓力、價值追求等等,跟我們那時候已經很不一樣了。
就是這一系列的變化,導致很多孩子有時候無所適從,找不到心靈的出口,非常迷茫,也很脆弱。
作爲家長
怎麼做能讓孩子的心理更健康?
那麼,作爲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幫到孩子? 彭凱平教授說,家長可以從四個方面着手。
1、家不應該扮演社會的角色,要做孩子的港灣
很多孩子的底氣,根本不來自於說家裡多有錢、穿得有多好,或者說父母到底在認知上給了他多少、帶他見過多少世面。
而是說,他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個港灣。
尤其是孩子在外面遇到挫折時,家能給予的溫暖和支持,是任何地方都得不到的。
不論孩子的成績是否符合我們的期待,我們依然要給予他們發自內心的關愛,而不是自己定下標準,如果孩子沒有達到,就給孩子扣分。
2、教孩子學會情緒調節
有一種能力,學校不教,但家長必須要教,就是讓孩子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我之前採訪過一位牛娃家長,她說孩子上初三的時候,因爲學業壓力大和青春期,有過一段時間的情緒不穩定。
當孩子莫名其妙發火時,她沒有批評,而是問孩子“你是不是青春期啦”,這麼說以後孩子自己就平靜下來了,也會很認真地跟媽媽道歉。
其實換位思考一下,也能夠理解。
咱們上班的時候,還能時不時接個水、走動一下、放空一會兒,但是孩子上課就是一節課四十分鐘,還要全神貫注地學知識,有點負面情緒很正常。
關鍵不是把孩子的情緒堵在心裡,而是要教他們合理的宣泄,通過一些途徑自我調節。
比如和爸爸媽媽傾訴、出去運動、看書、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等等。
3、培養孩子合作交流的本領
我對兩個孩子很大的一個期望,是希望他們未來是懂得合作的人。
因爲進入社會,一定不是單打獨鬥,如果孩子不會合作,很難在工作上跟別人協同共事。
這項能力,在圖圖和小樹堅持最久的足球上,就能體現出來。
足球是一個講究團隊默契的比賽,進攻方要想辦法突破對方防線,防守方要全力阻止對方進球,不僅考驗個人能力、體能,還很考驗團隊的配合。
可能有的家長覺得不重要,但我認爲未來很多能讓孩子脫穎而出的機會,恰恰都隱藏在能展示他們綜合能力的地方。
4、賦予一件事意義感
我們老以爲,人只要會做事情就行,其實知道爲什麼做事情,比會做這個事情更重要。
因爲只做螺絲釘很痛苦,但知道這個螺絲釘會變成一個商品被需要的人買走,並用於各種場景,那就完全不一樣。
圖圖最開始在天文上表現出興趣時,我其實是觀望的態度,不想讓他爲了取得成績而學習,更希望這件事能讓他覺得有價值。
後來他自己主動去了解,最癡迷的時候連他最愛的足球都要排在第二,慢慢知道天文學將來可以從事衛星通信、空間探測等方面的工作,也很積極的參加各種比賽。
通過這件事我也意識到,讓孩子自己找到目標和意義,比家長逼着他們去做,效果更明顯。
寫到最後:
我們這代父母,比過去更能接觸到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但也面對了很多全新的課題,比如孩子的心理問題。
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已經不太適用於當下,也許我們應該想想,對現在的孩子來說,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具體是什麼,我也跟姐妹們一樣在摸索,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好成績或許能給孩子提供好未來,但身心健康才能讓孩子跑得更遠。
姐妹們,昨天上午,吉米媽採訪了賽先生的創始人大盧老師,瞭解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升學信息差,收穫非常非常多。比如:
國家爲什麼高度重視科學學習?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小學階段學科學,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實質上的幫助?
長遠來看,學好科學可以幹什麼?有幾條路可以走?怎麼規劃?
還有如何學好科學?以及賽先生科學課適合什麼樣的孩子選擇?
這個時代,選擇比努力重要得多。多瞭解一個信息,多一個準備,就多一種選擇。所以下週二(10月29日)晚上7點,吉米媽專門把大盧老師請到了直播間,跟咱們的姐妹們做一次專門的乾貨分享。
這場直播咱們只講乾貨,媽媽們帶好筆和紙,準時來聽。
同時,週三(10月30日)中午12點的直播間,我們也會專門詳細跟大家介紹大盧老師創辦的賽先生科學課,同時也會帶來三媽讀者專屬報名福利。
點擊卡片預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