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名反對特種兵旅遊,它會毀掉你的假期

五一假期以身踐行“特種兵式”旅遊的人,已經“激流勇退”了。

出發前的計劃相當充實:下了火車就去打卡故宮、國博、長城、天壇、頤和園、南鑼鼓巷和清華北大,緊接着去天安門廣場通宵搶前排等升旗儀式,看完馬上去北京南站坐車回家。

但當真到了北京,“30小時速通”“一天連轉7個景點”的“豪情壯志”蕩然無存;“故宮、國博仔細看的話時間不夠!”“真別把行程搞太滿!”“走不動,真的走不動” ……

特種兵旅行,會懲罰每一個想跟時間賽跑的人。下次出去旅遊,真的別把計劃做太滿。

來都來了,一天拆成十天用

“五天爬五嶽”“一天打車39次”“暴走80000步遊杭州”……高舉“用最少時間打卡最多景點”旗幟的旅遊“特種兵”,以近乎“自虐”的方式完成了對時間的極致管理和對空間的快速佔有[1]。

做出軍訓式的旅遊規劃,還是因爲假期太少,想去的地方太多。

我國現行法定年節假日標準僅爲11天[2],通過調休東拼西湊出的“五一”和“十一”長假,成爲國人出行的首選;如果想盡量避開人從衆的盛況,也只能偶爾週末兩天短途出行。

2023年“五一”假期國內旅遊出遊2.74億人次[3][4] / 圖蟲創意

好不容易有點閒暇的你,在緊迫的時間限制中,會傾向於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多地遊覽景點,期待着儘可能打卡每一處景觀來豐富旅遊體驗[5]。

或許原先“兩天一夜拿下一城”還不過是想想而已,但在4.3億次瀏覽量的社交媒體話題#特種兵旅遊#的狂轟濫炸下,你彷彿看到了可執行性。

一項針對四百多名大學生的研究指出,人們的旅遊意圖與社會認同、羣體規範和模仿他人顯著相關[6];網紅也會影響粉絲的旅行意圖,增加造訪特定目的地的可能性[7]。

即使打心眼裡覺得日行三萬步太過荒謬,但當看到喜歡的博主在短短30秒的視頻裡“景點去了,美食吃了,照片拍了、公園逛了”時,你還是會把視頻裡的攻略當作計劃的一部分。

幻想着旅行結束後,在朋友圈曬出9宮格照片和遊覽攻略,像網紅一樣展示自己美好的假期生活,贏得關注和朋友認可,你只會更密集地安排出行,打卡更多景點,期望一趟行程下來能產出更多分享內容。

旅行視頻往往由專業團隊利用技術設備製作而成,普通人很難復刻 / Unsplash

就算你不信網紅視頻的那一套,解決問題時習慣“做加法”、忽略“做減法”的思維[8],也會讓你的旅行計劃臃腫不堪。

有研究人員分析了即將上任的大學校長向員工、校友、學生徵求改進意見的檔案數據,結果顯示,只有11%的意見涉及取消現有的法規、做法或計劃[8]。

正如在爲旅行制定攻略的你,秉持“來都來了”的原則,在陌生的城市和新奇的美食麪前,你很難單獨把某個熱門小吃移出計劃,結果只會把路線規劃得越來越複雜,將有限的24小時發揮到極致,恨不能一天拆成十天用。

踏上行程,

沒一樣讓人省心的

精打細算的“臨行密密縫”攻略,執行起來不容許有一點意外發生,但現實卻是一隻“薛定諤的貓”。

週五晚上,你踩着下班點衝出公司大門,奔向火車站,精準地在發車前5分鐘檢票上車,準備美美睡上一覺,迎接目的地的朝霞。

誰曾想,隨着發車時刻而來的,卻是由於突如其來暴雨導致列車延誤的廣播——即使出發前你反覆確認了出發地與目的地的天氣預報,但這並不妨礙意外情況的發生。根據中國氣象局網站的數據,目前3天內天氣預報的準確度僅在80%左右[9]。

極端天氣條件下,駕駛難度增加,道路溼滑,會增加交通事故的風險 / 圖蟲創意

周圍大叔此起彼伏的鼾聲、小孩耐不住寂寞的哭鬧聲,讓心情本就不太美妙的你夜不能寐。第二天一早,你頂着兩個碩大的黑眼圈,絲毫不敢懈怠,直奔景點,卻在晃盪了兩站地鐵後,意識到自己坐反了方向。

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導致判斷力差、情緒失控、注意力不集中等後果[10],而且,行程越緊張,你還越容易出錯[11],特種兵式旅遊的挑戰,纔剛剛拉開帷幕。

歷經萬難抵達景區,每一個經典機位,都擠滿了和你一樣想要拍照打卡的“特種兵”。處於高密度的人羣中,人們會表現出汗液增加和腎上腺素水平升高,且個體之間的競爭和攻擊性也會提升[12]。

汗臭味刺激着你的鼻腔,前胸貼後背的推搡加重了你的煩躁,再加上缺乏睡眠的疲憊感,前面幾個不識相的插隊遊客,一下就點燃了你的怒火。照片沒有拍到,卻差點和人大打出手。

爲了平復情緒,你決定前往小吃街大快朵頤。糖油粑粑、烤大魷魚、炸臭豆腐、撈汁小海鮮……再配上一杯冰奶茶,幸福電量瞬間滿格。然而下一秒,狼狽找尋公廁的你,很可能已經成爲了“旅行者腹瀉”的攻擊目標。

旅行目的地食物與習慣不同,遊客可能出現消化不良等腸胃症狀 / Unsplash

重油重辣重鹽、還可能衛生不達標的小吃,搭配冷熱交替、暴飲暴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很容易導致你的消化系統罷工,引發“旅行者腹瀉”。爲了打卡所有美食一日N餐的安排,也爲腹瀉提供了施展拳腳的機會[13]。

如果不巧你還是“腸易激綜合徵”患者,緊鑼密鼓的行程安排帶來的壓力,疊加油炸類和高脂肪的食物,你拉肚子的概率更是在不知不覺間增加[14]。

拖着疲憊的步伐,你再次出現在趕往火車站的路上,下一站“盲盒”,還不知道會開出怎樣的驚嚇。

當一次特種兵,

身累心也累

腦袋一熱就出發的特種兵旅程,在行程結束迴歸正常工作生活後,還會全方位地持續折磨你。

旅途中處於“上頭”狀態的你,不斷趕路、參觀、購物,即使每天三點睡五點起,六點出門開始新一回合的拉練,也絲毫沒有倦怠感。然而,回到家癱坐在沙發的那一刻,卻只覺得身體被掏空,肌肉的痠痛和腳上的大水泡,讓你想起身倒杯水都吃力。

過度疲倦還會讓你的免疫力下降,導致你更容易生病[15]。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燒,吃吃藥睡睡覺就能康復,可特種兵旅遊給身體帶來的無形損害,並非那麼輕易就能放過你。

旅途中,崴腳、摔倒、肌肉拉傷等都是常見的意外 / 圖蟲創意

體力透支不僅會消耗大量能量,還可能引起內分泌系統的失調。高強度運動之後,你需要充分休息,才能重建體內的代謝平衡。如果沒有適當調理恢復,可能會造成新陳代謝調節水平的永久性變化[16]。

連續兩天以25000步佔領微信步數榜首的“戰績”也絲毫沒有讓你心情舒暢。畢竟對於常年步數2500,日常作息還不規律的你而言,突然且劇烈的身體活動,提高了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風險[17]。

給身體帶來了一萬點暴擊的特種兵旅行,讓你的大腦也瀕臨崩潰。

旅遊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移動,它還涉及到大量的認知活動[18]。你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規劃在車站、酒店、景區和餐廳間奔波的最佳路線,安排與風景適配的妝造,還要提前瞭解當地與衆不同的生活習慣,比如晚上7點就停運的公共交通,和下午4點就停止入內的景區規定。此外,南北方的口音差異,也讓你摸不着導航路線向熱心大姨求助時,難上加難。

這些密集的大腦活動會導致認知疲勞,讓你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下降、反應速度變慢,注意力也更容易分散[18]。一趟不過兩天一夜的特種兵之旅,輕輕鬆鬆就能讓你在歸來之後仍然緩不過勁,學習和工作的效率直線下降。

如果這趟旅程中你身旁還有個一起拉練的“隊友”,很難保證你們行程結束後關係還會和以前一樣親密。

旅行中,朋友之間本就容易因爲金錢處理、活動安排或是日常習慣的差異發生衝突[19],而特種兵旅行的安排則會讓這一情況雪上加霜。時間緊迫,你和朋友需要在陌生的環境裡密集溝通,照顧彼此情緒的同時還要迅速做出大量決策,無形中壓力倍增,矛盾衝突一觸即發[20]。

成田分手:新婚夫婦在旅行中意見不和,抵達成田機場後提出離婚 / Unsplash

在趕高鐵的一小時空隙裡,你可能想嘗試地道的街邊小吃,而朋友卻堅持要吃高檔餐廳的omakase;這不僅僅是時間安排的問題,還涉及食物偏好與金錢支出的妥協。

一趟行程下來,身體扛不住,腦子轉不動,朋友之間也鬧了矛盾;當別人問起下次還要不要故地重遊時,你可能連回憶都變得痛苦起來。

研究顯示,與慢節奏的旅遊相比,快節奏的旅程導致遊客滿意度較低,也破壞了遊客的重訪和推薦意圖[21]。打開朋友圈想要寫點旅遊心得,才發現自己已經累得連半個字都憋不出來。

特種兵旅遊實在太費人,好好的假期卻過得比上班還累。從出發前一路緊張到回家後,有這點功夫,不如找個家附近的公園躺平,實踐一下“20分鐘效應”。

參考文獻

[1] 葉錦華 & 王藝騰.(2024).“狂奔的人”:青年尋求時空感知的悖謬及其對策——以“特種兵式旅遊”爲例.思想理論教育(04),105-111.

[2]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9).我國法定年節假日等休假相關標準.

[3] 新華社.(2023).2023年“五一”假期國內旅遊出遊2.74億人次 同比增長70.83%.

[4] 文化和旅遊部.(2023).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文化和旅遊市場情況.

[5] Adams, G. S., Converse, B. A., Hales, A. H., & Klotz, L. E. (2021). People systematically overlook subtractive changes. Nature, 592(7853), 258-261.

[6] Liu, L., Cheng, D., & Su, X. (2018).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opinion leaders on participation behavior in a tourism virtual community: a case study involving college students. Tourism Tribune, 33(9), 83-93.

[7] Munar, A. M., & Jacobsen, J. K. S. (2014). Motivations for sharing tourism experiences through social media. Tourism management, 43, 46-54.

[8] Adams, G. S., Converse, B. A., Hales, A. H., & Klotz, L. E. (2021). People systematically overlook subtractive changes. Nature, 592(7853), 258-261.

[9] 中國氣象局. (2019). 天氣預報爲何越來越準了?院士帶你瞭解背後的故事.

[10] Owens, J., Adolescent Sleep Working Group, Committee on Adolescence, Au, R., Carskadon, M., Millman, R., ... & O’Brien, R. F. (2014). Insufficient sleep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n update on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Pediatrics, 134(3), e921-e932.

[11] Balasubramanian, N., Lee, J., & Sivadasan, J. (2018). Deadlines, workflows, task sorting, and work quality. Management Science, 64(4), 1804-1824.

[12] Lepore, S. J. (2012). Crowding: effects on health and behavior. Encyclopedia of human behavior, 2.

[13] 莫雯雯,楊鈞媚,秦文霞,溫平鏡 & 李忠友.(2022).中國8城市15歲及以上人羣在外就餐與腹瀉的相關性研究.中國食品衛生雜誌(06),1330-1335.

[14]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功能性疾病協作組,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 2020年中國腸易激綜合徵專家共識意見[J]. 中華消化雜誌,2020,40(12):803-818.

[15] Simpson, R. J., Campbell, J. P., Gleeson, M., Krüger, K., Nieman, D. C., Pyne, D. B., ... & Walsh, N. P. (2020). Can exercise affect immune function to increase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 Exercise immunology review, 26, 8-22.

[16] Szczepanowska, E., Umiastowska, D., & Czapla, Z. (2008). Excessive physical exercise in tourism and recreation and its metabolic effects.

[17] Franklin, B. A., Thompson, P. D., Al-Zaiti, S. S., Albert, C. M., Hivert, M. F., Levine, B. D., ...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hysical Activity Committee of the Council on Lifestyle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and Stroke Nursing;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and Stroke Council. (2020). Exercise-related acut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potential deleterious adaptations following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placing the risks into perspective–an updat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141(13), e705-e736.

[18] Sun, J., Zhang, J. H., Zhang, H., Wang, C., Duan, X., & Chen, M. (2020).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tourism fatigue scale. Tourism management, 81, 104121.

[19] Heimtun, B., & Jordan, F. (2011). ‘Wish YOU weren’t here!’: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and the touristic experiences of Norwegian and British women travelling with friends. Tourist Studies, 11(3), 271-290.

[20] Maul, J., & Summers, B. (2016). The effects of time pressure on managerial decision-making. In IEE Colloquium on Decision Ma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Vol. 4, pp. 83-102).

[21] Oh, H., Assaf, A. G., & Baloglu, S. (2016). Motivations and goals of slow tourism.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55(2), 20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