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幫持炬前行 :成爲未來中國商幫的主流形態?

(原標題:武大幫持炬前行 )

無論是政府主導,或是民間力量的自主爆發,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近40年中狂奔突進。其間,中國企業家的成就在世界範圍內都算得上絢爛奪目。他們中的一支重要且愈發重要的力量,是出身大學,在學校中找到或明確了價值追求的讀書人。

在讀書人的商業世界中,商業邏輯從來不是全部。將商業上升到人文高度,有所選擇,有所堅守,借商業關照社會,是他們的價值追求和選擇。事實上,越來越多地,我們看到他們廣泛涉足非營利領域,貢獻其商業財富,也貢獻其商業智慧。

作爲高等教育機構,大學像文明的一叢明火,迎來送往,給來者能量,也給來者溫度。只要有人願意,出發遠行時,他可以視這叢火爲寄託,並用它引燃手中之炬。

武漢大學,歷中國百年興衰,有置身永恆人性之上的文統、學統,薪火相傳,英傑輩出。《中國慈善家》本期封面專題中,此五位武大校友均是在中國商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企業家,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改善社會的願力、能力和作爲,無論在商業建樹中,抑或商業之外的社會參與和投入上,他們至今明亮着與母校武大高度統一的人文氣質。他們以出身武大爲傲,同時,也讓武大引以爲傲。他們,同屬“武大幫”。

從中國古代四大商幫晉、徽、潮、甬開始,地域商幫綿延至今千百載,他們分化、融合、消失或萌發,雖不斷演變,但本質並無不同。他們懷着鄉愁從家鄉走出,在外相互幫扶,同升同達,他們念着“苟富貴勿相忘”,達則濟饋一方鄉土。

隨二十世紀一葉翻開,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隨之開啓。大學,有別於地域鄉土,成了知識分子們的精神故鄉。出發時,他們不必懷有鄉愁,因爲大學能給的是知識和人文薰染,他們都帶得走,他們也不必擔心忘記彼此,有相同價值追求的人,總會在途中相遇。他們不再只是回報鄉親父老,同時也將資源與智慧投入到更大的公共空間裡。

從地域紐帶到精神紐帶,大學商幫像某種進化,或許會成爲未來中國商幫的主流形態,現在,他們很可能正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