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靠「風暴之影」猛伸長重拳暴打 老俄學乖了

「風暴之影」(Storm shadow)匿蹤長程巡弋飛彈的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已超過17個月,最初基輔祭出無人機,接着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簡稱海馬斯(HIMARS),隨着它們攻打的效力下降,又出現了長程「風暴之影」(Storm shadow)飛彈這號稱遊戲規則改變者的殺器。然而,在俄軍想出因應之道後,它的光芒也日趨黯淡。

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報導,基輔6月發射英法研製的「風暴之影」,攻擊連結克里米亞半島和烏克蘭南部,被稱爲「克里米亞之門」的瓊哈爾大橋(Chonhar Bridge),引發各方關注。

部分觀察家認爲,「風暴之影」對烏克蘭反攻具有決定性。它的射程爲155英里(250公里),烏克蘭戰機可以在遠離俄羅斯防空系統,置身射程外的情況下發射。而具匿蹤性能的「風暴之影」彈頭重約1,000磅(近454公斤),有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PS)、慣性導引和地形跟蹤雷達等導引系統,讓它在低空飛行時避免被發現。

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俄軍專家柯夫曼(Michael Kofman)遠赴烏克蘭前,在「地緣政治傾析」(Geopolitics Decanted)的播客中說,「風暴之影」是有效的武器,難以攔截,賦予烏克蘭遠得多的打擊力。

然而,俄軍就和對付「海馬斯」一樣,儘管在效率上付出代價,但學會應變,他們透過電子戰,還有將後勤站及總部移出射程外,而降低了它的殺傷力。

雖然「風暴之影」攻擊的捷報不斷,如擊殺了俄羅斯高級指揮官,還有攻擊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軍車修理廠等,但柯夫曼指出,自從烏克蘭5月中動用這款飛彈起,並未看到對俄軍造成太大的衝擊。而他認爲,部分原因在於,去年6月基輔動用了「海馬斯」,俄軍就相對進行了應變。

柯夫曼說,基輔的長程武器會繼續造成影響,但烏克蘭的戰線這樣廣闊,俄軍不可能不在其他地方儲放彈藥,或在指管方面全無罩門,也不可能不用橋樑。不過,他指出,如今俄軍所受到的關鍵基礎設施攻擊,或針對後勤指管網路的打擊成績,已遠不如去夏剛部署「海馬斯」時所看到的那樣。

此外,基輔手上的「風暴之影」飛彈有限,很可能只有幾百枚,除了得斟酌使用外,負責發射它們的戰機在槍林彈雨的烏克蘭空域,也很容易遭受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