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刷屏振奮數字文化產業信心
近日,國產3A級遊戲大作《黑神話:悟空》發售,不到1天時間,就迅速攀升至Steam、WeGame等各大平臺銷售排行榜首位,同時在線玩家數量突破140萬。《黑神話:悟空》走紅,不僅僅是一款遊戲的成功,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向好的集中體現,爲我國文化產業進一步繁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遊戲最初被髮明,是用以展示和驗證計算機的性能,隨後由“黑科技”的試驗田,逐步融入經濟發展,始終走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隨着遊戲產業飛速發展,其相關科技的應用已經遠遠超越遊戲行業本身。例如,遊戲引擎技術的不斷創新,不僅提升了遊戲的畫面效果和交互體驗,還在無人駕駛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前景。同時,隨着遊戲產業對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應用日益深入,也爲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可以說,數字文化產業日漸成爲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進一步講,文化產業的繁榮離不開其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持續的創新動力。Newzoo全球IP遊戲研究報告顯示,亞洲暢銷榜中60%的手遊都經過IP改編。以熱門IP打造的產品,往往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例如,早在2021年,“西遊記”就已經成爲全球範圍內手機遊戲IP收入最高的五大IP之一,其衍生的淨收入高達54億美元。基於這項經典IP所打造的《黑神話:悟空》也引來衆多品牌與其展開合作,實現周邊商品從線上到線下的拓展。
文化產業的集羣效應,同樣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一環。一方面,產業集羣通過促進企業間的合作與競爭、資源共享和技術創新,提高了整個行業的效率和競爭力。另一方面,政策的支持也起到重要作用,包括提供稅收優惠、資金支持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都有助於吸引更多企業和人才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據統計,美國硅谷的數字文化企業每年的專利申請量超過2萬件,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企業間的合作產生的。隨着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預計未來幾年內文化產業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特別是數字化轉型的進一步加速,爲文化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數字技術快速興起,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據對全國7.7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調查,2024年上半年,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49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截至2023年末,有16個文化產業的行業小類數字化特徵鮮明,營業收入超過5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5.3%,快於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7.1個百分點。進入數字時代,商業資產與數字技術的結合已經成爲獨特文化價值和情感認同的重要載體。例如,在《黑神話:悟空》的故事線中,諸多國內著名的歷史文化遺址,如山西晉城的玉皇廟、天津薊州區的獨樂寺、四川綿陽的天王殿以及重慶大足石刻等,都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得以在遊戲內高精度再現。
評價一款文化產品成功與否,比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既滿足人民羣衆的文化需求,又增強人民羣衆的精神力量。在創作和推廣文化產品時,應當更加註重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統一,確保傳遞正能量,豐富人民羣衆的精神世界。同時,也需通過提升文化產品的品質來增強其市場競爭力,讓優秀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市場上受到歡迎,也能在國際舞臺上展現魅力,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