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失敗 變革精神留存
中國以「民本」理念爲目標的賢能政治,選拔菁英治理。圖爲2017年10月25日,習近平(中)等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新華社)
西式民主是普羅大衆自下而上的民主選舉。這是2016年11月8日,紐約開始美國大選投票,選民進入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處投票站。(新華社)
清朝光緒皇帝推動戊戌變法,盼讓中國走向君主立憲。這是光緒皇帝畫像。(取自維基百科)
1898年6月11日清朝光緒皇帝推動戊戌變法,頒佈《定國是詔》,盼讓中國走向君主立憲,卻在慈禧太后阻撓、發動戊戌政變下,最終光緒皇帝遭囚、戊戌六君子被殺,103天變法宣告失敗。120年過去了,有分析指,當年變法雖未成,但成爲了一場思想解放運動,積極討論民主;但中國政治體系中有賢能選拔的傳統,或是爲西方民主制度的補充,未必能全數「照搬照抄」。
海外華文網站「多維新聞」9月8日評論稱,戊戌維新是近代中國首次有意識地進行制度變革、因應現代化挑戰,知識分子開始積極討論民主與民權,動機良善。但變法失敗,可能是推行策略不夠周全,且光緒皇帝沒有實權,加上沒有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變法,缺乏民意支持,無法像日本明治維新那樣取得成功。
急於求成引發動盪
同時,變革急於求成,例如103天裡頒佈100多條詔書諭令,改革措施不分輕重緩急、齊頭並進,中央到地方大裁大撤,強行查封,未妥置被裁人員出路,觸犯既得利益集團、社會中下層利益,沒有循序漸進,企圖一夜把中國變爲君主立憲制國家,引發社會動盪。
這場「變革之路」,雖盼推動西方政制中民主、法治的進步理念爲中國政制所用,但其中有些不變的理念,至今仍在中國政制中體現,是「中國特色」,也能補充西方制度不足。
以「民本」理念爲目標的賢能政治,選拔菁英治理,與選舉民主有所差異。「民本」一詞最早出自《尚書‧五子之歌》的「民惟邦本」,採重視結果的實用主義,很多時候依賴菁英治理,因此中國自古以來,多由政治菁英自上而下評估的賢能政治,而非普羅大衆自下而上的民主選舉。
因此該文認爲,賢能政治恰好在甄別幹部德才方面,具有民主選舉相對欠缺的效率。例如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姚洋教授和上海財經大學張牧揚博士,針對中國官員升遷與個人能力的關係,以大數據調查分析,結果顯示,中國官員升遷在很大範圍內與個人能力存在着正相關關係,當然運行過程仍有不少問題,比如腐敗,還須進一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該文列舉,西方政制下,選出的領導人雖可能擁有極高民意,卻是「庸俗而投機短視」的政客,使國家陷於內耗停滯,一度效仿歐美的國家,如拉美、東歐,甚至是中東的「阿拉伯之春」等,也出現不少社會主義轉型選舉民主造成的國家治理危機。
學習西方不能照抄
評論稱,維新派發起的戊戌變法,揭開中國學習西方政制的歷史序幕,但向西方學習,不意味能照搬照抄,時至今日,中國政制未完全被西方政制同化,雖有變革不徹底的原因,但還應該看到政制變革中那些「不變的」、中國政制的特色,相較今日西方政制弊端日益暴露,或有仍能堅持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