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楊高乘載違規 3千萬電眼取締系統無作用
五楊高架通車要滿3個月,其中泰山到中壢路段,開闢全國第一條高乘載專用道,並首創「紅外線高乘載辨識系統」幫助取締。但通車到現在,這套花了3000多萬元的「電眼」系統竟然還沒啓用,得靠警方用肉眼來取締,偏偏現在車輛幾乎都貼上隔熱紙,員警單憑眼睛看不到車內狀況,根本無法執法。
五楊高架上有臺灣第一個國道高乘載車道,爲了防範用路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特地從美國引進紅外線高乘載辨識系統,協助警方取締。花了3200萬元,看起來像是紅綠燈的儀器,就是五楊高架的高乘載辨識系統,甚至還內含夜視功能。
就像照相的喀擦聲一響,路過的每輛車會被拍下,接着照片會傳到交控中心,一旦發現車內沒有坐滿3個人,就會通報國道警察來抓車,看起來很好,但其實系統到現在根本還沒啓用。
負責建設的國工局,通車時信信滿滿,強調可以立即抓。但人員還沒訓練好,最快要到8月才能上線,而且還不只這樣。這套紅外線高乘載辨識系統,分別建置在泰山轉接道和連接機場系統附近,各設有2套,如果有不滿3人以上的車在中間路段進出,恐怕還是難查。
另外雙白線設計,當內側是虛線時,車可以開出;同理當外側是虛線時,車可以開進。卻有不少車在禁止跨線的雙白實線區任意進出,偏偏沿途沒監視器和交警,恐怕也難以告發。看來國道首創的高乘載取締系統,沒上路前能還是隻能靠用路人自我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