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心肺復甦全解讀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心肺復甦,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
心肺復甦,既是所有臨牀醫生的必修課,也是希望更多普通羣衆能夠學習掌握的“保 命技能”。 目前我國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正逐年攀升,僅心源性猝死每年發生近55萬人,我國發病率與發達國家類似,但搶救成功率卻遠低於發達國家。
我國心肺復甦的教育推廣,任重而道遠。北京協和醫院心內科的高鵬教授近日就現代心肺復甦這一課題進行了講解,讓我們一起先睹爲快——
學習心肺復甦的必要性
當人體發生心臟驟停後,全身血液供應中斷,數秒鐘內患者出現意識喪失,60秒鐘就呼吸停止,如未進行任何的有效搶救,患者4分鐘後就會出現腦細胞死亡,超過10分鐘被搶救存活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因此,如果能夠在心臟驟停發生後短時間內進行心肺復甦,可以及時幫助發生心臟驟停的患者恢復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儘量減少在接受專業醫療治療前的相關缺氧缺血損傷,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機率,是救命的關鍵法寶。
正確心肺復甦,這些關鍵點必不可少
提到心肺復甦的操作,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C(胸外按壓)、A(開放氣道)、D(人工呼吸)三個關鍵步驟,但心肺復甦包含的內容卻遠不止如此。
關鍵點1. 識別過程要儘快
什麼樣的人需要進行心肺復甦?是所有暈倒的人都要進行心肺復甦嗎?當然不是,只有沒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出現嘆氣樣呼吸的患者,才需要立即開始心肺復甦,而對於專業醫學人員來說,也可以通過檢測動脈搏動來判斷是否需要心肺復甦,但切記判斷時間不能超過10秒,否則會影響後續搶救效果。
關鍵點2. 按壓動作要標準
按壓是心肺復甦的關鍵步驟,每次按壓都會幫助罷工的心臟將血液輸送至全身重要器官,因此按壓的深度和頻率將直接決定心肺復甦的搶救效果,按壓的力量需要足以使成人胸骨下沉至少5釐米,然後等待胸口回彈,頻率需要保證在按壓和等待回彈的時間基本相等。
關鍵點3. 人工呼吸別踩坑
隨着心肺復甦指南的更新,目前對於非專業人員不要求進行人工呼吸搶救,但對於專業醫務人員來說,人工呼吸仍然是心肺復甦搶救的關鍵一環。
人工呼吸前,首先要使用託頜法保證患者氣道開放,可以使用口對口或口-面罩-口人工呼吸,值得注意的是,進行人工呼吸的時候,每次人工呼吸的輸入量能夠使胸廓擴張、持續一秒以上即可,不需要使用深呼吸的方式進行人工呼吸。
關鍵點4. 現代科技來幫忙
隨着急救設備的進步發展,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急救設備投入臨牀使用,主流使用體外除顫器可有效提高搶救效果,臨牀醫生更需要掌握併合理使用這些急救設備。
體外除顫器分爲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及非自動體外除顫器即院內使用的除顫器,我國正在逐步推廣在公共場所中放置AED,以滿足院外急救的需求。
非專業人員可以通過AED的語音提示即說明對患者急性除顫處理。 非 自 動 體外 除顫器的使用包括了心率監測、充電、放電三個步驟,適合在急救車內或院 內條件下進行搶救 。
那麼除顫和心肺復甦那個優先級更高一些呢?高鵬教授介紹到,對於院內猝死的病人,首先徒手進行心肺復甦,帶除顫機到達後,繼續心律分析,心律分析時也不要停止心肺復甦,如果心律不滿足除顫條件需繼續心肺復甦,每2分鐘重新進行一次心律分析,直到患者心跳恢復或滿足除顫條件。
除心肺復甦外,我們還能做什麼
針對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血流動力學檢測、持續的心電監護、及時的藥物治療、糾正病因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心臟驟停的藥物使用需要謹慎選擇,我們先來做兩道題了解一下:
問題1. 哪些藥物治療適合心室停搏?
A.腎上腺素(正確,每3~5分鐘給予1mg)
B.阿托品(錯誤,無害無益處,現已不建議使用)
C.碳酸氫鈉(錯誤,多數證據表明無益處甚至有害,某些特殊情況,如存在明顯代謝性酸中毒、高血鉀症時可以使用)
問題2. 室顫/無脈性室速的如何選擇藥物治療?
答案:第一次除顫後,若仍爲室顫,可選擇3~5分鐘給予1mg。血管加壓素與腎上腺素治療效果無差異。
第二次除顫後,如仍爲室顫,胺碘酮首劑300mg,必要時可重複使用150mg。如無胺碘酮可用利多卡因作爲替代藥物。
出現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時,可給予硫酸鎂1~2g進行治療。
那麼如何快速確定按壓區?
體外除顫器到底如何正確使用?
心臟驟停還有哪些藥物治療?
高鵬教授結合自己多年的臨牀經驗,也在課程中做出了分享,
站內搜索《現代心肺復甦全解讀》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一起來 Get 吧!
名醫課堂任你免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