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人們對疾病的恐懼是否越發嚴重?
當新冠病毒-19開始在全球傳播時,市政當局盡其所能阻止這種致命病毒的傳播,關閉企業,取消活動,並告知每個人非必要不外出,儘量待在家裡。2020 年的封鎖讓許多人感到孤立和恐懼,尤其是在死亡人數上升、供應鏈斷裂以及醫院被病患和垂危者包圍的情況下。
將近五年後,世界似乎已經摸索出了與新冠共存的辦法。學校和企業都已開放。公共場所不再強制戴口罩。疫苗廣泛可用——至少在美國的一些地區,並且有一種名爲 Paxlovid 的抗病毒藥物可用於治療重症病例和感染嚴重風險較高的病例。雖然我們的許多公共基礎設施已逐步恢復正常,但人類對待和應對疾病的方式已經改變。
約翰斯·霍普金斯健康安全中心的傳染病專家和資深學者阿梅什·阿達爾賈博士告訴 Salon,他注意到人們看待和應對病毒的方式存在兩個方面的變化:一些人現在不太在意,而一些人則對威脅高度警惕。
“兒童中出現了呼吸道病毒激增的情況,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以及 A 組鏈球菌等細菌感染,有些人認爲這是世界末日,”阿達爾賈說。“然後還有一些人,每當有疾病警報,無論是關於猴痘還是東部馬腦炎(EEE),他們都認爲‘這是媒體在誇大其詞。’”
他說,自從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傳染病越來越多地成爲“通過政治、部落視角看待”的東西,而不是像其他公共衛生問題那樣被人們客觀看待和處理。
阿達利亞並非唯一有此看法的人。根據 2023 年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一項研究,對塞浦路斯 1000 多人的調查發現,對未來大流行病的恐懼普遍存在,其中在女性和接種過新冠疫苗的個人中這種恐懼尤其強烈。該研究首次嘗試量化大流行病除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之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其他研究發現,對醫療的不信任與疫苗接種狀況顯著相關,大流行期間犯下的錯誤導致了對科學家的不信任增加。
阿肯色州瓊斯伯勒紐約理工學院校區的拉金德拉姆·拉賈納拉揚博士告訴 Salon,重要的是要記住,新冠並非過去式的疾病。雖然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比兩年前低,但今年夏天病毒活動尤其活躍。由新冠病毒導致的死亡和住院情況仍在發生,更別提大量感染者出現長期症狀和殘疾,這是一種被稱爲長期新冠的狀況。
在拉賈納拉揚看來,社會實際上正處於“健康焦慮加劇”和“對公共衛生信息的不信任”,再加上“大流行疲勞”的十字路口,所有這些都導致公衆對病毒的反應出現兩極分化。
在過去的幾年裡,該國的反疫苗團體數量有所增加。2021 年發表在《政治、團體和身份》雜誌上對 1000 名美國人的調查研究發現,22%的美國人明確表示自己反對疫苗,14%的人表示他們“有時”參與該運動,8%的人表示“一直”如此。自稱反疫苗者表示,他們“接受”反疫苗者的標籤“作爲一種社會身份的形式”。
但拉賈納拉揚表示,現在不是人們因不同觀點而分裂的時候,而是應該進行富有成效的對話。
“我們需要保護每個人,抱着這樣的心態,我們得展開對話,”他說。“我們需要相互交流所需的東西。”
Rajnarayanan 補充道,對疫苗的不信任是如何致使像 麻疹 這類疾病捲土重來的。
41 歲、住在昆士蘭州布里斯班市的史蒂夫·薩科納(Steve Sacona)通過電子郵件跟 Salon 講,這場大流行“徹底改變”了他對疾病的看法。
“過去像感冒和流感這樣的小煩惱,現在感覺是個大問題,”他說。“我已經養成了一些簡單但有效的習慣,比如給表面消毒以及在擁擠的區域保持距離。”
他補充說,當新病毒成爲頭條新聞時,他會格外留意。
他說:“當我聽聞最近的呼吸道病毒時,我查看了健康指南,以確保自己做好了準備。”
“我並不恐慌,但我肯定更清楚新出現的健康威脅,並努力不被炒作影響而保持瞭解。”
阿曼達·施密特(Amanda Schmitt)有兩個孩子,她說她對待疾病的方式自 2020 年以來也發生了變化。在疫情之前,如果她的孩子流鼻涕或咳嗽,她不會多加思索就帶他們去公共場所。
“現在,即使是最輕微的症狀也促使我讓他們待在家裡,以免感染他人,”施密特通過電子郵件說。“我們還開始經常洗手、消毒表面,並避免擁擠的室內場所。”
自新冠疫情之後,有關其他病毒,諸如猴痘或禽流感的新聞使她愈發擔憂。
“以前我可能會認爲它們只是不太可能影響我家人的小健康威脅而置之不理,”施密特說。“現在我看到病毒傳播和演變成大流行的速度有多快。”
阿達利亞強調,這場大流行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創傷性經歷”,這可以理解,它促使一些人對疾病高度警惕。
“有很多死亡和破壞,這可能會導致人們在涉及傳染病威脅時重新思考整個風險的計算,”阿達利亞說。“但重要的是要記住,傳染病在新冠之前就有,在新冠之後也有,僅僅因爲媒體報道得多了,並不意味着有什麼變化。”
他說,人類在大流行後可能容忍風險,也可能不太容忍,這對於人類參與的任何活動都是如此。
“有些人可能會騎摩托車,有些人可能不會,”阿達利亞說。
“人們有不同的風險容忍度,我認爲你必須弄清楚什麼適合自己的生活,要認識到你不能將風險降爲零,而且有很多工具可以進行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