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徐玉君:金融股即將擺脫矯情宿命

金融股的利多就像美女懷抱琵琶半遮面,永遠看不清面貌!可是,自人民幣清算業務題材發酵以來,金融類股指數三個月來的漲幅已達16.7%;如果人民幣清算業務現在纔剛要開始,而金融股目前股價還在相對低檔區,該不該買?

【文/徐玉君

金融業的政策就像老太婆的裹腳步又臭又長,好不容易盼到一個小小的放寬修法,也礙於文謅謅的專業用語,即便經過白話描述,也都變得雲淡風輕,無感!因爲老是無法搞清楚金融業的法規限制,所以,一直以來,金融業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或者真正瞭解其中意涵的專業投資人的玩意兒

不過,兩岸金融監理平臺的簽署,其實早就悄悄埋下金融股重新步上重要投資指標的的種子,明明就知道未來的開放之路已經開啓,就硬是ㄍㄧㄥ住不讓你碰,如何破解投資金融股的罩門,非看不可。

兩岸金融題材正式發酵

臺灣的金融產業一直無法與國際銀行業相比擬,關鍵原因是-養在小池塘裡的魚長不大,但是如果還是小魚就放出深海也必死無疑。因此臺灣的金融法規說難聽一點是綁手綁腳,說的好聽就是栽培;臺灣的金融市場雖然小,但是臺灣的全球經貿流量卻不容小覷。

看金融股當然先從基本面的業績看起,一二年我金融業全年稅前淨利達二四○二億元,是連續三年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年成長逾二成,淨值報酬率(ROE)首度突破一成,達一○.四一%,已經可與國際銀行齊頭,顯示我金融業已茁壯長成大魚

攸關國內金融業獲利關鍵的就是放款業務,一二年整體產業放款成長持續維持年增三至四%的水準,以及債券交易獲利及提存金額偏低,讓一二年獲利持續創下新高。

那麼今年呢?爲了符合金管會提出第一類放款提存率須達一%的規定(過去○.五%),今年的提存金額勢必會削弱業者的獲利;不過去年第三季開始,有先見之明的業者早就開始增加額外提存,尤其公股行庫的一銀與兆豐銀,去年第四季底的一類放款提存比率已分別達○.九八%及○.八%;國泰世華玉山銀則已達成金管會要求的一%。

因此,以去年整體金融業的逾放比下滑、放款覆蓋率提升,確實有機會降低今年可能面臨增加提存的壓力,那麼獲利再創新高的期望就不會太不可及。

再來就看金融股的題材面,兩岸金融合作協議中的貨幣清算,是臺灣金融業望穿秋水的大利多,尤其是人民幣業務,大家紛紛拿香港經驗來進行分析,那麼就來看香港情況。香港自○四年開辦人民幣存款以來,截至一二年底已有高達六千億人民幣存款,佔其總存款比重達十分之一,有了人民幣基本存款,纔有放款業務的執行。

反觀臺灣,目前有高達三三兆的存款,若比照香港十分之一的規模來計算,約三.二兆元,相當於六七三七億人民幣,相較於香港是不遑多讓。目前香港是人民幣最大的離岸中心,未來臺灣的資金池不排除超越香港。加上臺灣有臺商實質在中國的投資,人民幣的資金迴流機制,預估成就將遠勝於香港。

最重要的是二月六日開始正式啓動DBU(國內外匯指定銀行)人民幣業務,這當中因兆豐金的人民幣存款規模已逾八○億元,居臺灣銀行業之冠,而OBU放款市佔率高達一六.四九%,領先同業,因此未來其潛在的中國臺商客羣規模將較同業龐大許多。法人甚至估計,一三年兆豐金的人民幣業務獲利將達九億元。

除了兆豐金,金融股股王富邦金,由於業務項目多樣,獲利相對穩定;○八年十二月在金融產業陰霾密佈下,富邦金毅然決議入股體質欠佳的廈門商銀,一度還被市場質疑。不過○九年廈門商銀就交出獲利六四○○萬人民幣的佳績,一二年已經獲利一.二億人民幣,目前廈門商銀營運觸角已由福建跨入重慶。 (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711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