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到底是招人難,還是求職難?

看到的HR發的帖。

他說年後回來廠裡就有很多員工,這段時間一直在招人,但新進員工的數量低於預期,後面老闆更是將工資提高到了6000元,本來想着這麼高的工資至少能吸引一波求職者,但事實是依舊沒幾個人過來報名。

眼看在不招到人失業的就是自己,他有點着急,爲什麼工資已經給到6000元了還是招不到人。

其實不管是工廠,就連很多公司今年都招不到人。

可能從HR的角度來看,公司開出的薪資待遇已經很不錯了,至少對比起其它工廠,很豐厚。

但不好意思,打工人需要考慮的不僅是工資,還有其它更多的東西。

比如別的地方5000元工資包吃包住,而你這邊6000元的工資需要一切自理,那對於打工人而言,到手的工資扣掉房租水電以及日常開銷,還能剩下多少呢?

所以真想招到人就大氣點,6000元工資,包吃包住,你再看看有沒有人就知道了。

再來說說當前工廠的處境,如果要用一個詞來總結的話,艱難。

我住的附近今年以來搬走了3個工廠,願意跟過去的員工就跟,不願意跟過去的就拿經濟補償N,然後原地失業。

大量工廠走了後,連帶着周圍小攤販都受到影響,走了一大半。

然後前幾天坐摩的上班,和師傅聊到這件事。

他說這邊今年以來走了很多人,去年每天能拉600元,今年每天連300元都不到了,感嘆錢不好賺,說要不是老婆還在工廠上班,早就回老家做點小生意了

和他聊天的過程中,我逐漸搞清楚了兩個迫使工廠搬遷的原因。

1、租金高

工廠的佔地面積大,哪怕選在比較便宜的地方租金也很高,加上這幾年景氣不好沒什麼業務,很多工廠爲了生存不得不都搬到附近的城市。

2、成本高

去年5000元可以招到人,今年將工資提到5500元外加500元全勤獎,合計6000元也沒什麼人願意來,再將工資往上提,只會讓工廠的人力成本更高,既然如此,自然只能往周邊城市跑,減少成本。

快到目的地的時候,師傅跟我說他早就建議自己老婆回老家了。

在這邊打工兩班倒每個月賺6000多,房租水電三餐就去了一大半,一年到頭存不下多少錢,回老家雖然可能就4000多,但住家裡每天自己做飯也能省一大筆錢,加上老家那物價也很便宜,離家近存下來錢還會多。

後來我就一直在思考,如果還來大城市的工廠打工,真的能存下錢嗎?

對於從老家出來的人而言,如果能找到一份工資相對較高還包吃包吃住的工作,或許真的能夠存下錢把。

但挺難,考慮到前面的租金和成本,還讓老闆去包員工的三餐和住宿,這樣中虧錢買賣誰都不會做的。

說到這,爲什麼6000元還招不到員工進場,答案應該很明顯了。

說到工廠,回憶滿滿。

因爲剛畢業不知道做什麼,所以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工廠裡面當運營,熟人推薦,俗稱走後門。

雖然這份工作很輕鬆,還包吃包住,但每個月工資只有3500元,哪怕每個月沒什麼開銷,一年也只能存一點錢。

現在想一想,這個後門走的似乎也不算後門。

後面是覺得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便狠下心來提出離職,然後揣着存下來的幾萬塊工資,跑到大城市找工作,想趁年輕拼搏一下。

最終進了互聯網行業,做到現在。

其實當初剛畢業的時候也很迷茫,雖然周圍的長輩都在讓你未雨綢繆,提前思考出來後要做什麼。

但說實話,除了一些針對性非常強的專業之外,很多人在沒有接觸過任何工作的情況下,讓他們去思考未來到底該做什麼,是一件非常痛苦且迷茫的事。

而且大概率,你出來從事的工作,與大學所讀專業沒有任何關聯。

所以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的職業發展不同,可以事先規劃,但也要做好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準備。

比如我一個同學。

他是新聞傳播專業,實習的時候在當地的一家電視臺,以爲自己出來後可以到電視臺上班,這算是有職業方向了吧?

結果畢業後出來,他先是跑去一家助眠公司當商務,然後覺得喝酒應酬的模式不合適,於是換去另一家公司當產品經理,又覺得工作強度太大擔心有朝一日頭髮掉光成了光頭,最後又換了一份工作。

現在,他在一家健身房當私教,收費很高,學員很多,月入好幾萬。

當時和他聊天,他感嘆道自己當初也沒想到,有朝一日從不健身的他買入私教行業,並且將其作爲一種終身職業。

看到這裡你們有沒有發現,關於自己適合哪方面的工作,其實沒有什麼方法論。

只可能是當你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逐漸剔除了自己覺得不合適的工作後,最終纔會找到合適自己的終身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