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燈泡不在了! 父:一輩子都會感覺少一個人

圖文/鏡週刊人生路上,總有100萬個爲什麼。例如:爲什麼我遇到這種事?然而王婉諭想的,是更深沉的叩問:「爲什麼會發生這件事?」

2016年3月28日,臺北內湖區發生隨機殺人案受害者燈泡年僅3歲,是隨機殺人案中最年幼者。從那天開始,王婉諭被稱爲「小燈泡的媽媽」。2年後,她接受我們採訪,回顧事件,也談自己曾經嚮往的幸福。那一天,是幸福路被砍斷的一天,更是幸與不幸的世界重疊的時刻

她冷靜理性依舊,不可能治癒的傷痛也依舊,淚水在她的眼眶中散發微光,像小小的燈泡,試圖要照亮一條愛與同理的路。

2016年3月28日,下午,做完筆錄,王婉諭到學校接大女兒小蝌蚪。「小蝌蚪問我:『家裡怎麼了嗎?爲什麼今天特別早接我?』我說:『小燈泡死了。』她問爲什麼?我說:『在路上被人家殺死了。』因爲我們都跟孩子說,在視線範圍內才安全、才能保護你,所以她第一個反應是:『她亂跑嗎?』我說沒有。她又問爲什麼?我跟她解釋:『那個人或許腦筋有一些問題,但是我們不知道爲什麼。』」

這個「爲什麼」,到現在,王婉諭仍然想知道答案

一輩子都少了一個人

同一天下午,爲了不讓媒體錯誤報導,王婉諭接受媒體採訪,描述事情經過。從那時開始,她被稱爲「小燈泡的媽媽」,沒有一般人想像的崩潰哭喊、憤怒指責,也讓她被稱爲「非典型受害者」。

她理性而冷靜地表達想法,呼籲大衆重新省思社會問題,也開啓了更多理性對話空間。同年11月,王婉諭獲總統府邀請,以受害者、受害者家屬身分參與司法改革國是會議。

王婉諭的家像是一個音樂盒,在門外能聽見裡面正播放着鋼琴協奏曲。我們在她的委任律師丁穩勝陪同下采訪,才按下門鈴,就感受到裡頭三個孩子笑着、跑着、跳着的震動聲,門開了,首先探頭的是小鯨魚,4歲的男孩,正是開始對世界好奇的年紀。讓我不禁想起,那一天,二女兒小燈泡也即將4歲。

小鯨魚身後是爸爸劉大經,劉大經身後,是39歲的王婉諭,她穿着水藍色格子襯衫米色長褲,10歲的小蝌蚪與4歲的小海豹依偎在旁。我們入內,採光明亮的客廳放着一架鋼琴,上頭一張全家福照,曾經的一家六口,滿臉幸福的笑。

但小燈泡不在了。牆上塗鴉、缺了一人再也坐不滿的大餐桌,在在提醒着這件事情。劉大經說:「那是一輩子都會感覺少一個人。」夫妻倆也曾打算搬家,逃離這裡,但回憶太多了,捨不得。

出事那一天,一家人住這裡不到一年,他們從苗栗搬來,是因爲劉大經的工作轉換到了臺北,「我很在乎全家相聚、陪伴的時間,我們搬來臺北之後,可以每天送小孩上學,然後上班,回到家就一起吃晚餐。」王婉諭說。

像燈泡在發亮的胚胎

劉大經在旁輕輕點頭:「我下班回來,四個小孩就會一擁而上,或是跟我玩捉迷藏,小燈泡的個性比較搗蛋,每次找到,她都會說不算。」聽見先生感性話語,王婉諭哽咽、流淚,但情緒節制。談話開始前,她的手中已握着一條手帕

回憶無處不在,例如客廳的窗臺。「她覺得我們家看出去很美,有時候晚上不睡覺會跑出來,她說:『我來看看這美麗的世界。』」王婉諭一邊說,一邊看向那扇窗。她淚水的形狀,像一顆小小的燈泡,悲傷在裡頭髮着微光,然後一眨眼,燈泡就破了。

王婉諭小檔案

更多鏡週刊報導通往幸福的人生路上 嚐到罪惡冷漠【當幸福撞見不幸番外篇】小燈泡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當幸福撞見不幸番外篇】愛與悲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