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專家齊聚高醫促醫療進步 醫師提:用內視鏡就可減重

國人肥胖問題已造成重大健康危害,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分享,困擾現代人的肥胖問題,透過內視鏡手術即可獲改善。(小港醫院提供/任義宇高雄傳真)

2024年度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今天起連2天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現場逾千名國內外專家齊聚討論內視鏡、AI科技進步能提升治療效果。(任義宇攝)

2024年度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今天起連2天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現場逾千名國內外專家齊聚討論內視鏡、AI科技進步能提升治療效果。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分享,困擾現代人的肥胖問題,透過內視鏡手術即可獲改善。

今年消化系年會由臺灣消化系醫學會及臺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共同舉辦,臺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分享,此次年會着重探討消化系最新進展,其中AI科技、內視鏡進步幅度有目共睹,讓消化系相關疾病治療、診斷、預後都獲得很大改善。

參與年會的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說,國人熟知的腸胃道檢查,大幅降低臺灣胃癌、食道癌、大腸癌等疾病死亡率,隨科技進度已讓內視鏡從單純檢查、採樣鬥功能,進化成手術重要工具,已能作爲早期癌症、減重手術等。

郭昭宏分享,一名罹患糖尿病的中年男子,一天得打4次胰島素加上禁不起美食的誘惑,體重飆到105公斤,在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接受「胃鏡縮胃術」後3個月內,不但糖化血色素從10.10%降到正當值6.50%(正常值7%以下),體重也驟減至85公斤,高血壓、脂肪肝同時獲得有效改善。

郭昭宏說,國人肥胖問題已造成重大健康危害,傳統縮胃減肥以外科手術爲主,從10多年前開始發展內視鏡減重手術,因術後恢復快,不會導致任何體表傷口,在美國成爲主流,甚至美國有患者手術完當天就能到辦公室上班。

對於內視鏡縮胃手術,郭昭宏說明⾝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0,且飲⻝、運動等⽣活⽅式都難以減肥的患者,能透過胃視鏡縮胃手術,將胃前後壁之間縫合並拉攏,將胃縮小到原有的30%左右,容易有飽足感減少食量,相較,外科腹腔鏡術後需要1至2周恢復期,胃鏡縮胃僅需1至2天,且屬可逆性的治療,重大併發症更低於1%。

郭昭宏說,胃鏡縮胃等胃腸道內視鏡治療的進展,成爲內科內視鏡醫師很棒的利器,可作爲降低⾼⾎壓、糖尿病、脂肪肝、睡眠呼吸暫停或⼼髒病等肥胖相關疾病治療選項,提供患者更多微創治療選擇,已有多位病友術後快速恢復⽇常⽣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