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建“產教融合共同體” 河北省出臺新辦法促進技能人才培養
爲加快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促進全省職業學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培養支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增強職業教育服務河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近日,省教育廳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河北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
職業學校主動作爲
創新校企合作模式
推動校企合作,職業學校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辦法》明確,職業學校應當制定校企合作規劃,建立適應開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學組織方式和管理制度,明確相關機構和人員爲合作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和技術升級提供支持與服務;增強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和產品研發能力。
鼓勵職業學校積極與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推動職業學校在企業設立實習實訓基地、企業在職業學校建設培養培訓基地,校企共建共管產業學院、企業學院,延伸職業學校辦學空間。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優化專業結構,與企業合作設置專業、研發專業標準。按照企業崗位職業能力標準所要求的職業素養、知識和技能,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職業學校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在明確雙方責任和權利的基礎上,制定實習實踐的具體計劃,包括實習實踐的時間、內容、管理規程和各自負責的具體工作事項等。《辦法》明確,職業學校應定期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並指派指導人員。學生在實習單位的崗位實習時間一般爲6個月,具體實習時間由職業學校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安排。職業學校安排專業課教師每5年到企業生產或服務崗位實踐,累計不少於6個月,且每次不少於1個月。支持職業學校圍繞“教隨產出、產教同行”服務地方企業“走出去”,推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職業教育標準、資源和裝備。
企業深度參與
共育技術技能人才
此次公佈《辦法》明確指出,企業應當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利用自身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和管理等要素,積極參與校企合作,促進人力資源開發。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的情況將被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鼓勵企業建立適應生產組織方式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的校企合作制度。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申報培育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可安排專門機構和人員對接職業學校開展合作,深度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企業可按照崗位總量的一定比例設立學徒崗位,以工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徒培養,簽訂學徒培養協議,實現校企雙主體育人。同時,鼓勵企業接收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保障實習學生、學徒生的基本勞動權益,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平臺。
此外,《辦法》鼓勵企業支持職業學校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參與實訓基地的設計、論證,提供技術支持,甚至聯合職業學校建設高水平、專業化、開放共享的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舉辦或者參與舉辦職業學校,設置學生實習、學徒培養、教師實踐崗位。規模以上企業還可在職業學校設置職工培訓和繼續教育機構,實現企業職工培訓和職業教育學習銜接,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
行業組織引領
搭建校企合作橋樑
推動河北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新篇章中,行業組織被賦予了重要使命。《辦法》支持建立和完善行業組織機構,加強行業指導能力。特別是支持行業組織成立行業校企合作委員會,成爲連接政府、企業、職業院校的紐帶。政府部門可通過授權委託、購買服務等方式,將適宜行業組織承擔的職責交由行業組織執行,並給予政策支持和強化服務監管,確保校企合作的高效運行。
《辦法》明確,行業校企合作委員會將充分發揮其資源、技術、信息等優勢,強化諮詢和服務。指導“雙師型”教師培養、預測行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發佈行業就業狀況、頒佈行業崗位職業能力標準和繪製職業生涯發展規劃開發行業培訓課程、鑑定職業技能、評估校企合作等。
同時,行業校企合作委員會還將參與組建由普通高等學校、職業學校、企業、行業組織等單位參加的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共同體內搭建行業人才需求信息和資源共享平臺。
來源:石家莊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