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裝臺》搭好臺,電視劇《裝臺》唱好戲

【見仁見智】

近日,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亮相,就顯出爆款的品相。不僅首播收視破1,豆瓣也幾乎都是五星好評,各種評論不吝讚美之詞,#裝臺#等相關話題閱讀量早早突破1億,其紮實接地氣的劇情、豐沛的思想底蘊和飽含時代精神的精湛表演,被觀衆“裝進了心裡”。

《裝臺》講述的是舞臺拆卸行業裡的普通人用雙手和汗水改變命運的故事。分析這部電視劇熱播的原因,除了導演、編劇藝術功底深厚,一衆專業演員演技精湛,服裝、化裝道具用心打造之外,其改編而來的同名小說所具備的堅實文學基礎,是點燃觀衆熱情的強力助燃劑。小說《裝臺》作者陳彥曾獲得茅盾文學獎,他將自己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二十餘年工作中觀察已久、爛熟於心的人和事反覆咀嚼、沉澱,經過七八年的醞釀,精心打磨,寫成小說。《裝臺》2015年面世後,引起各界關注,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並獲得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正是作家用自己常年積累的發酵過的生活經驗和冷峻犀利的現實主義筆法,講透了人物的命運沉浮,爲影視二度創作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營養,賦予了電視劇《裝臺》一種看似樸素卻又沉甸甸、看似平淡卻又醇厚的人文氣質

其實,文學與影視聯姻並非新鮮事。作爲一切藝術形式的母體,文學深邃的思想涵養、廣闊無邊的想象空間、對美和善的敏銳體察、給人帶來的情感慰藉等,都爲其他藝術提供了肥沃的精神土壤。具體到影視領域,其繁榮發展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爲站在文學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得以實現的。有內涵文學創作可謂影視生產的“第一車間”。不只是《裝臺》,從早期的經典作品《在烈火中永生》《人到中年》《紅高粱》,到近年來的精品力作《平凡的世界》《大江大河》《流浪地球》,一批由小說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獲得好評,甚至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讓人看到了文學作品與影視創作結合所迸發出的動人魅力。文學不僅爲影視化改編提供一劇之本,還爲影視創作提供豐富的題材線索和多樣的表現手法業界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影視創作從詩歌那裡借鑑了含蓄生動的比喻,從散文那裡領略了清淡的風韻,從戲劇那裡學到了緊湊順暢的整體結構和矛盾衝突的設置,從小說那裡懂得應該注意人物內心世界的挖掘。

時至今日,隨着技術手段的迅猛發展,影視藝術以強大的傳播能力、通俗審美趣味贏得了廣泛受衆,成爲大衆文化娛樂生活的首選。但無論文學藝術類別的格局如何變化,文學促進影視創作的聲量並未減弱,文學作品的影視化改編從未止步,是否具有豐沛的文學性也依舊是衡量影視劇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在某種程度上講,文學興,則影視興。一方面,廣大作家應再接再厲,繼續深入火熱生活,創作更多諸如《裝臺》這般貼近現實、內容紮實又具有心靈穿透力的優秀文學作品,爲影視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另一方面,影視工作者應該正確認識文學對影視的支撐作用,進而着力於對自身文學修養和作品文學內涵的挖掘。在優秀的文學作品持續不斷地澆灌之下,影視創作之花必將煥發出曠日持久的美。(作者: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