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活基層治理“法治擔當”——石家莊市創新基層治理新模式的盛邦花園第二社區縮影
記者|郭新磊 焦新波
責編|李旭
正文共5113個字,預計閱讀需15分鐘▼
家有煩心事,鄰里小摩擦,遇到矛盾糾紛,居民首先想到的是找社區,“依法”理一理。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建通街道盛邦花園第二社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獨特的法治實踐夯實社區治理工作。這裡,法治不僅是一項制度,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深深根植於社區的每一個角落,成爲推動社區和諧發展的強大力量。
近年來,盛邦花園第二社區打造了特色的普法模式和濃厚的法治文化,協同法官、民警、調解員、法學會法治護航小分隊以及首席法律諮詢專家等法治力量,構建了“聯動+”調解機制,構築起多重防線,通過“固定活動日+現場指導+隨時溝通+線上聯繫”的機制方式,及時幫助居民化解糾紛,讓居民之間“雞毛蒜皮”的煩心事,有人過問有人管,確保“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社區治理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凝聚法治力量,賦能社區治理’,是我們夯實社區治理的一個重要路徑。”盛邦花園第二社區黨總支書記周文君在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介紹。
建強法治陣地,“聯繫點”成爲化解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的“助推器”
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制度實施以來,石家莊市法學會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智囊團”“思想庫”“人才庫”作用,推動全市、縣(區)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工作落地生根、遍地開花,成爲黨委、政府的“首席智囊團”,企業健康發展的“首席顧問”,羣衆幸福生活的“首席護衛”。
其中,該市裕華區法學會積極探索基層聯繫點和首席法律諮詢專家的有效銜接,依託法官工作站,在盛邦花園第二社區率先建立了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基層聯繫點,由裕華區人民法院民庭庭長孟偉彬和裕民法庭庭長馬衝擔任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包聯盛邦花園第二社區等小區。設立以來,聯繫點成了社區治理工作中的得力“法律顧問”,解決了很多小矛盾引發的法律難題,發揮了強大助力作用。
“這件事兒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影響鄰里之間關係,還會影響物業工作的開展推進。事情圓滿解決,化解了鄰居們心裡的‘疙瘩’,同時將潛在的一攬子問題化解,爲我們羣衆辦了件實實在在的好事。”裕華區某社區物業公司負責人對“首席”孟偉彬表達發自內心的感謝。
原來,該社區兩名兒童玩火嬉鬧,導致37戶居民儲物房電錶被燒燬。事件發生後,各方當事人就財產損失賠償問題產生糾紛,孩子們的監護人認爲此事與物業管理不到位有關,要求物業一同承擔此次火災造成的損失。而物業公司認爲此次事件是因小孩玩火導致,不願承擔責任。同時,兩個孩子的家長之間關於責任劃分也產生爭議,雙方各執一詞。
多次調解未果後,很多因儲物房無法用電照明的居民產生很大意見。無奈之下,居委會向盛邦花園第二社區首席法律諮詢專家聯繫點“求診”,請求“首席”“出診”解決該糾紛。
裕華區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孟偉彬瞭解情況後,把物業公司、兩位孩子家長、社區工作人員以及社區調解員,約到一起共同進行調解,對責任劃分以及損失問題向兩名孩子家長以及物業公司釋法明理,並就可能產生的後果向雙方釋明。
經過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由兩名兒童家長當場共同支付物業公司材料款7200元,物業公司負責電錶箱材料的購買以及安裝。一起涉及近40戶居民的糾紛,在“首席”的“診治”下得到圓滿解決。
爲有效發揮“首席”聯繫點和專家作用,作爲“首席”的裕華區法院兩位法官,在審理一起交通案件時,特地把庭審現場“搬進”社區,將其變成“法治課堂”,讓居民直觀、近距離觀看了庭審全過程,既豐富了羣衆的法律知識,又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
裕華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古林華介紹,該區各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基層聯繫點建立以來,爲轄區基層治理中矛盾糾紛調處提供了專業又便捷的法律服務,減輕了很大的工作量,盛邦花園第二社區“首席”聯繫點發揮了很大作用,成爲化解人民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的“助推器”,也是該社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最亮麗“楓景”的一角。
創新法治實踐,“法治護航小分隊”“普法機器人”爲基層治理注入新活力
在推進基層治理過程中,盛邦花園第二社區始終注重法治實踐的探索與創新。該社區結合實際情況,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法治實踐項目,爲社區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中,“法治護航小分隊”也是盛邦花園第二社區的一大亮點。由公檢法司各單位的法律工作者組成的4支“法治護航小分隊”,活躍在該社區的廣場、樓前等居民聚集的場所,開展法治宣講、以案釋法等活動,積極宣傳普及家庭教育促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防範養老詐騙、平安建設等相關知識,提升居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他們通過生動的案例講解、互動問答等方式,讓居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法律知識,提升法治素養,爲居民提供面對面的法律服務,爲轄區平安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該社區居民王大爺結識了一個“外國朋友”,在一段時間的頻繁聯繫後,這名“朋友”向他推薦了理財項目。本來挺感興趣的他,在聽了法治護航小分隊的宣講案例後,默默地刪除了這個“朋友”,避免了一場騙局。
石家莊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李海平介紹,“法治護航小分隊”是該市黨委政法委、法學會探索建立的“青年普法志願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法律服務的新模式,引領廣大法學會會員積極參與法治建設,開展法治宣傳、法律諮詢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截至目前,該市共建立法治護航小分隊162支,他們始終活躍在基層一線,爲法治石家莊建設提質增效賦能。活躍在盛邦花園第二社區的法治護航小分隊是全市小分隊的一個縮影。
此外,盛邦花園第二社區還引入了“普法機器人”智能化法律服務工具。“普法機器人”能夠自動推送普法信息,提供法律諮詢,解答居民的法律問題。它的出現不僅方便了居民獲取法律服務,也提高了社區法治宣傳的效率和覆蓋面。
“這個‘專家’審覈合同很快,可幫我大忙了。”居民王某要簽訂租房合同,對協議條款吃不準,打開“普法機器人”小程序後,通過“智能審合同”功能上傳平臺,系統很快進行智能合同審覈,對照篩出的問題,他及時進行了修改。王某向記者表示,在盛邦花園第二社區居住很安心,遇到簡單的法律問題,“普法機器人”能“秒答”。
“我們積極探索凝聚法治力量,打造‘法治護航’、數智化法治新模式,做好普法宣傳工作,處理好社區矛盾糾紛,夯實基層治理。”周文君表示。
凝聚法治資源,“聯動+”調解新模式不斷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盛邦花園第二社區之所以能夠成爲石家莊基層治理的樣板,離不開法治力量的凝聚與發揮。在調解工作中,社區協同法院、公安局、司法局、法學會等法治力量,構建了“聯動+”調解機制,積極邀請法官、民警、調解員、首席法律諮詢專家等人員參與,爲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法律服務。
去年夏天,該社區一業主發現地下室長期滲水,牆壁、地面及房內物品被浸溼,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但是,經過一番查找,漏水的“罪魁禍首”並未查清,無法確定索賠對象。面對這一情況,受損居民原本打算將整棟樓的住戶和物業全部起訴。
物業是否應承擔責任?全樓業主也該擔責嗎?面臨訴訟又該如何解決?這個法律問題讓社區領導幹部和物業公司人員有點“上頭”。針對這一情況,社區啓動了“聯動+”調解機制,邀請法官和調解員共同介入處理。
在法官和調解員的建議下,專業機構介入查找漏水原因,評估造成損失的程度。經過排查檢測,原來是一樓一住戶在早期裝修時,爲達到美觀效果,將冷凝水管道包進牆內造成損壞,致使居民使用空調過程中產生的冷凝水堵塞堆積,並順勢滲進另一業主地下室。
掌握詳情後,法官和調解員積極與雙方當事人進行溝通,並開展調解工作。在調解過程中,兩人耐心傾聽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向一樓住戶明確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勸說受損業主理性看待賠償問題,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經過不懈努力,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事情得到妥善解決,避免了一場可能引發的訴訟糾紛。
這樣的案例在盛邦花園第二社區並不少見。
每當居民遇到法律難題時,社區總能及時伸出援手,爲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服務。在“聯動+”調解機制作用下,這種“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模式,不僅提升了社區的治理效能,也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深耕法治文化,引導居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11月初,涼意襲來。60多歲的退休老人高大爺精神矍鑠,每天都會到小區法治文化休閒廣場鍛鍊身體。對他而言,這裡不僅是放鬆身心的好去處,更是學習法律知識的“第二課堂”。他笑着說:“以前遇到糾紛,總是想着怎麼吵贏,現在學會了用法律來解決問題。”
“用法以立身——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學法以明道——讓法律成爲信仰”……走進盛邦花園第二社區,一股濃厚的法治氣息撲面而來。在法治文化休閒廣場的涼亭下,擡頭可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標語;漫步在法治休閒長廊,能欣賞到法律釋解、普法故事;綠地中,法治格言、法治名句若隱若現,滿眼盡是法治元素。在居民休閒或鍛鍊身體時,法治意識“潤物細無聲”地厚植在他們心中。
該社區還打造了特色法治文化樓道,每個單元樓道里都有法治文化主題,張貼着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記者走進民法典樓棟,入戶大廳內“民法典來啦”的動漫字體十分可愛,引人駐足,高空拋物、民間借貸、婚姻糾紛等內容映入眼簾,這些通俗易懂的內容讓居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
作爲社區黨總支書記,周文君深知,法治文化氛圍的培育是提升居民法治素養的關鍵。因此,她帶領黨員幹部不斷創新普法形式,通過打造法治特色宣傳陣地、舉辦法律知識講座、開展法治文化活動等方式,讓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讓居民隨時感受到法治的溫度。
盛邦花園第二社區“紅色共享家”,是一個居家會客廳式的服務中心,由“黨員同志的紅色家”“年長者的幸福家”“居民羣衆的貼心家”“少年兒童的夢想家”“青年人的活力家”“志願者的奉獻家”以及“快遞小哥的歇腳家”等七個“小家”組成。
社區內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羣體,遇到勞動權益、社保醫療等法律問題,在“快遞小哥的歇腳家”可以查閱法律資料和得到“法律明白人”解答;在“年長者的幸福家”,針對老年人設立了防騙順口溜法治展板,加強預防打擊養老詐騙,維護老年人健康安全;“少年兒童的夢想家”以關愛未成年人爲主題,宣傳普及未成年人保護法……每個溫暖的“小家”都有法律法規保駕護航。
此外,社區還聚焦羣衆需求開展“訂單式”普法、自編自導自演“三句半”,將常見的法律問題用歡快、朗朗上口的方式表演出來。
“通過多種形式持續提升轄區居民法治素養,讓居民有事情能夠想到法律、用到法律,引導居民用法治思維解決問題,才能化解糾紛減少矛盾,營造和諧、美好的社區氛圍。”周文君表示。
法治成效斐然,一個個零距離的基層治理“橋頭堡”構成一幅多元共治的生動實踐圖
盛邦花園第二社區管轄4個居民小區,有居民4000餘戶、7700餘人,轄區內有醫院、學校及商場等服務企業,租戶、經商等流動人員衆多。“人多,糾紛多”成了社區治理的難點、痛點。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和實踐,盛邦花園第二社區在法治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法治氛圍日益濃厚,社區和諧穩定有序。
“居民有事情能夠想到法律、用到法律。”說起前段時間處理的一起糾紛,周文君頗有感觸。之前,小區內發生樓上樓下漏水,將一居民屋頂、牆面以及傢俱浸污,因責任認定和賠償問題未達成一致。
“咱們去社區從法律層面釐清責任。”業主兩方理智決定用法治方式處理此事。周文君接待後,和調解員一起了解事發原因,並將責任劃分,向兩方講解法律依據,最後化解了糾紛。
如今,該社區居民每當遇到矛盾糾紛,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爭吵打鬧,而是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在這裡,羣衆遇到矛盾糾紛和煩心事,有首席法律諮詢專家“把脈”“會診”、社區法官工作室包聯法官給調解,有法律調解室律師和調解員送援助,有社區網格員出主意,還有紅色志願隊的黨員幫助紓解……一個個零距離的基層治理“橋頭堡”,一張張越織越密的基層治理網格,構成一幅多元共治的生動實踐圖,使社區“微糾紛”“微矛盾”能夠順利得以解決。
盛邦花園第二社區通過一系列舉措,讓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讓法治之花在社區綻放出絢爛的光彩,也爲基層治理現代化進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啓示。其以點帶面推進基層民主法治示範創建不斷深入,使人民羣衆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攀升。該社區的法治實踐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2022年被評爲河北省民主法治示範社區;2024年初,該社區工作做法和經驗入選石家莊市2023年度“人民最滿意的法治爲民辦實事”項目。這些榮譽不僅是對該社區法治建設成果的肯定,也是對社區未來法治發展的激勵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