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新村新風貌
春節來了,春天到了。這是一個特殊的春天,疫情還在全球蔓延,在經歷大戰大考後,中國展現的生機活力讓世界矚目。這是一個特殊的春節,就地過年成爲很多人的自覺選擇,中國人在疫情防控中的自律令世人感動。今日起,本報推出《春天裡的中國》系列報道,從春節這個窗口透視中國大地欣欣向榮的景象、中國人民蓬勃向上的風貌。
“剛搬來的舊房子大部分都拆掉蓋成新房了,聽說《山海情》劇組找不到合適的,只好到前面山根下臨時搭建了土坯房作爲拍攝地。”2月9日,村口的疫情防控執勤點上,大四學生李隆生和幾位返鄉大學生一邊測溫、登記,一邊聊着這部反映閩寧鎮移民搬遷史的電視劇,他們感覺“劇裡到處都是自己和身邊人的影子”。
李隆生出生在六盤山下的西海固,那是一個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的地方。初一在老家讀書時,李隆生去學校要翻一座山,初二全家搬遷到了如今的原隆村,坐車到鎮上的中學轉眼就能到。
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的習近平來到寧夏,將一個尚是戈壁荒灘上的規劃村命名爲閩寧村。經過20多年持續建設,閩寧村發展成爲閩寧鎮。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到原隆村看望大家,給村民們帶去極大鼓舞。“村裡這幾年一年一大變,每年寒假回來,都有點應接不暇的感覺,如今公園、廣場、球場、超市應有盡有,跟城裡的社區已經沒有兩樣。”李隆生說。
同樣的變化,發生在各地的易地扶貧移民村。春節來臨之際,本報記者到部分習近平總書記走訪過、牽掛着的移民村採訪,看到村民們離開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在另一方天地開啓了一種別樣的人生。
“移”出新生活
雖然是零下15攝氏度,但在山西大同雲州區西坪鎮坊城新村,卻絲毫感覺不到冷意,家家戶戶備好了年貨,迎接新春的到來。
村民白高山帶着記者來到他家,紅漆大門擦洗得能照見人影,院裡兩棵修剪過的果樹茁壯挺拔,一個小男孩兒跌跌撞撞撲進白高山的懷裡,咯咯地笑着。
“總書記來我家時,小孫子還在襁褓之中,不滿百天,現在都能滿地撒歡啦!”白高山興奮地說起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村裡考察時的情景。
眼下,位於村子東側的雲州區坊城新村黃花產業園正在招工。坊城新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世貴告訴記者,2020年,村裡建成了集生產加工、倉儲物流、質量檢測、產地集散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今年5月前後將投入生產,到時可新增就業崗位150多個。
“我們老兩口在村裡當保潔員,兒子在企業打工,兒媳婦在黃花產品展廳裡當講解員,全家人都能掙錢,日子越過越好!”閒聊間,白高山不時表達着感激之情,“現在坊城新村全村200戶440口人,有勞動能力的,全都有營生,有錢賺。”
“搬遷以後,村裡人就沒有閒的時候,大家都有了奔頭。”劉世貴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2016年村裡人均可支配收入2800元,2020年達到1萬多元。
電視劇《山海情》裡白麥苗的人物原型、寧夏原隆村村民劉莉有着同樣的感慨:“只要人勤快,日子就不愁過不好。”最近,隨着電視劇的熱播,寧夏的紅酒持續熱銷。在立蘭酒莊擔任車間主管的她,每天都忙着接單,根本就沒有時間辦年貨。
原隆村的6900畝土地全部流轉,集中發展葡萄、紅樹莓種植,設施溫棚、肉牛養殖,加上週邊的酒莊和企業,吸納務工和穩定就業人員3600餘人,年創勞務收入7000餘萬元,人均勞務收入達1.9萬元。
每天清晨,村裡的廣場上就聚集了幾十輛中巴車,全都來自周邊的葡萄酒莊和企業。用工高峰期,全村平均每天都有四五百人在這裡坐車。車接車送,村民當天就能拿到錢,回家還可以給孩子做飯、照顧老人。
“其實,現在過年也不需要專門置辦啥。過去日子緊緊巴巴,現在頓頓有肉吃,天天都像過年一樣。”村民王紅瑞說,沒搬遷以前,趕個集都得翻座山,現在村裡也有了大超市,貨品應有盡有。
“活”出新氣象
從原隆村禾美電商扶貧車間出來,遠遠就聽見從公園裡廣場上傳來歡快的秧歌。
這是一個自發形成的秧歌隊,有13名成員,平均年齡超過70歲,年齡最大的77歲。一個個舞得十分歡快。
“每天排練4個小時,雷打不動。”73歲的張效業是隊長,也是羣主,微信羣裡喊一聲,很快都到位。他說:“要不是黨的政策好,把我們從深山溝裡搬出來,我們哪能活到這個年齡,還在這兒跳秧歌。”
去年,張效業得了脈管炎。“前後做了9次手術,家裡花了不少錢,還好有合作醫療報銷。”張效業說。一旁的樑秀蓮說:“他兒女很孝順,兒子開大車給一個電廠供煤,兒媳婦在銀川的房地產公司打工,兩個孫子也都在銀川打工着哩,一家子一年少說也能攢下20來萬元。”
做完手術的張效業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代步,如今這車也成了秧歌隊的“保障車”。
“音箱已經用壞了兩個,這個是第三個。我從村裡坐公交車去銀川城裡買的,有老年證,坐車不花錢。”張效業讀過三年書,手機用得熟練,“扇子10塊錢,腰帶3塊,都是我從淘寶上買來的。”
“他們都喜歡‘眉戶’,一開始從網上買來的U盤,裡面的伴奏他們都不喜歡,後來我從‘快手’上找,讓孫子下載到U盤裡,插在音箱上用。”張效業還把秧歌隊表演的視頻發到網上,“你看,這一條有三百多點讚了。”
易地扶貧移民,改變的不只是衣食住行,錢包鼓起來的同時,鄉風民風、人居環境、文化生活都越來越美了。
“搬遷前住在土窯洞裡,過年都懶得收拾,出門打工的年輕人也不願意回來。搬遷後,家裡做飯、洗澡、取暖全是天然氣,裡裡外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在家門口工作的年輕人一年比一年多。”在山西坊城新村,劉世貴的感受是“村裡人氣越來越旺,給人一種蒸蒸日上的新氣象”。
富民新村的1379戶、4580名羣衆從古浪縣南部山區搬遷而來。搬進新村後,村民們住進了安全敞亮的大瓦房,衛生廁所全覆蓋,徹底告別了肩挑車拉吃苦鹹水的歷史。村裡還建設了一所富民完全小學、一所幼兒園,孩子們都能在家門口上學了。
“一年下來,收入是以前的兩三倍。收入增加了,精氣神兒更足了,過年心情也更好了。”這是村民康君週一家搬進新村後的第三個春節。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我們村看望大家,全村人至今仍然心潮澎湃。2020年,富民新村實現整村脫貧,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81.15萬元。”富民新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張延堂說,脫貧是第一步,我們還要在防止返貧、在鄉村振興戰略上多想辦法。
富民新村有五保戶等特困人羣139戶。上個月,一位70多歲的獨居老人在家中昏迷,被網格員及時發現,送至古浪縣中醫院搶救。經過公益性崗位人員一整晚的守護,老人終於在第二天醒過來。
“我們創新移民村社會治理,採取網格化管理、十戶聯防的模式。如果發現有的老人沒出門,網格員就會到家裡看一看。”張延堂說。
“融”出新天地
2017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提到了四川涼山大山深處“懸崖村”的故事。
“懸崖村”是昭覺縣阿土列爾村的別稱,在以前,村民們進出村需要藉助17條藤梯,攀爬落差達800米的山崖。得益於精準脫貧政策,懸崖村的藤梯換成了經久耐用的兩千多級的鋼梯。
2020年5月,“懸崖村”有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遷到了縣城附近的昭覺縣易地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沐恩邸社區。
從懸崖村到縣城,村民某色伍哈正努力融入新的生活。他說,住進縣城100平方米的房子,擺脫了過去夏天漏雨、冬天過風的情況,孩子還可以就近上學。不過高興之餘,他也不得不面對一些新問題。搬家後第一個月,某色伍哈經營的小賣部收入1200多元,用於支付水電、柴米油鹽、手機費、交通費共計800多元,剩下400多元幾乎全都花在孩子的吃穿上,基本沒有剩餘。所以,當時的第一要務就是幫妻子在縣城找份工作。
某色伍哈的妻子叫阿勇莫阿果,今年48歲。找工作並不順利。某色伍哈認爲,這是吃了以前沒文化的苦,現在不能再吃缺技能的虧。搬遷後,昭覺縣在社區裡開展了多次技能培訓,特別是隨着社區周邊產業園和學校建成投用,用工需求越來越多。在某色伍哈的鼓勵下,阿勇莫阿果報名參加了社區裡的廚師培訓班。
阿勇莫阿果說,她在學做飯的同時,還努力把衛生搞好。阿勇莫阿果嘴裡說着要把衛生搞好,可多年居住在山上養成的生活習慣卻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她在培訓班的表現,一下子就被老師指出不講衛生。
不洗手、不剪指甲、用手抓菜、吃不完的食物直接扔回盤子裡、用沒擦乾淨的盤子裝菜等等,以往這在山上也許沒什麼,但現在搬進城裡就不行了。技能培訓的第一步是要教大家講衛生,這是老鄉們適應新生活的開始,也是走向新工作崗位的基本前提。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阿勇莫阿果在烹飪技術上逐漸得心應手,在講衛生方面也明顯進步。由於培訓表現突出,社區推薦阿勇莫阿果到附近的小學當廚房雜工,經過評委們打分和崗位匹配,最終阿勇莫阿果得到了小學廚房雜工的崗位,每月工資1500元,兩口子當場簽下了勞務合同。兩口子有了工作,生活便有了希望,對城裡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移民們在不斷“融入”新環境的同時,還在推動着城鄉融合、農旅融合及產業融合。
雖然“懸崖村”大部分村民已經搬下來了,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世代居住的故土。逐漸受到關注的“懸崖村”,吸引了很多揹包客爬梯挑戰,甚至成了一個出名的景點。現在山上有民宿、有新產業,在各方幫助下,某色伍哈就在村裡第一個開了小賣部。2017年,某色伍哈還申請了農家樂營業執照,爲的就是在“懸崖村”開發旅遊時參與進來。
某色伍哈說:“現在不擔心了,老婆在這邊工作穩定了,我在懸崖村開農家樂也可以。生活條件會越來越好,經濟收入肯定一年比一年高,我有信心。”
截至目前,“懸崖村”84戶搬遷羣衆中,90%以上的家庭參加了各類技能培訓,已有48戶家庭外出務工和創業。
在寧夏原隆村,賀蘭神酒莊、紅樹莓景區等正在將種植、生產與旅遊融合起來,貫通一、二、三產業。藉助《山海情》的熱度,村裡謀劃着怎樣將鄉村旅遊做大,打造研學基地。
在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走訪過的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村,新的村莊規劃即將定稿。移民劉克瑞家牛棚裡那頭愛搶鏡的“網紅牛”愈發健壯。院子裡,一個木屋茶館即將開業。
新春、新村、新風貌。這個春天,新風撲面。
《光明日報》本報記者 王建宏 楊珏 宋喜羣 李曉東 李建斌 張文攀 周洪雙 王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