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集中亮相“服貿會” 服務貿易加速向高附加值轉型

證券時報記者 郭博昊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是展現新產品、新技術的重要舞臺。新質生產力作爲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新動能,大量與之相關的新展品亮相2024年服貿會。受訪專家認爲,新質生產力加速了服務貿易向高知識密度、高附加值領域的轉型。

作爲未來通信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衛星互聯網是構建空天地海一體化通信系統、實現全球萬物互聯的基礎。在政府政策的積極引導和大力支持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衛星互聯網設備也成爲本屆服貿會上的“明星”展品之一。

“衛星互聯網可以有效解決人煙稀少地區因地面基站覆蓋不足而造成的通信難題。”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趙文軒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公司正在建設及運營我國首個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天啓星座”,該星座設計由38顆低軌衛星組成,計劃於今年年底完成部署。目前,已經有25顆衛星在軌組網運營,基本形成天地一體綜合信息服務能力。相關產品在無人區電力運維監測、遠洋作業等場景已有所應用。

衛星互聯網應用在商用領域開花結果的同時,其在民用領域的滲透也在加速。北京佰才邦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新部總監孫佔東告訴記者,隨着技術持續發展迭代,衛星通信將不再“高高在上”,智能手機,甚至是功能機都可能實現衛星通信功能。在大範圍商用推動下,衛星通信資費也將不斷下降。屆時,衛星通信服務作爲新質生產力將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大動能。

除了應用在通信領域,衛星在保險行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今年的服貿會上,太平洋保險帶來了“一帶一路”氣象預警服務解決方案。依託遙感衛星裝置對地觀測能力,通過“一帶一路”智慧雲平臺,實現了對承保項目生物多樣性的實時動態監測與潛在風險預警。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太平洋保險聯合中國氣象局及中科星睿,成功預警巴基斯坦、中東部分地區未來60天的極端降雨風險,爲當地建設和運營項目提供了重要的風險減量手段。

記者注意到,新質生產力還在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服務貿易向高知識密度、高附加值領域轉型。本屆服貿會上,京東工業展示了其全新推出的“太璞”數智供應鏈解決方案,以數智供應鏈實現供需的最優匹配、降低社會化協同成本、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現場工作人員表示,該解決方案已經在消費製造、汽車製造、電子製造、煤炭、化工等衆多細分行業落地應用。

此外,在本屆服貿會上,還有多個首創產品集中展出。例如,中國首次實現運載火箭海上熱發射的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北京首個全國產化自主創新算力中心京西智谷、首個完成國家網信辦“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和“境內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雙備案的央企大模型“九天基座大模型”等均在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中亮相。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向記者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於服務貿易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它不僅是推動服務貿易模式創新的核心引擎,也是優化服務貿易結構的關鍵力量,更是促進服務貿易國際合作與規則制定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