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市值突飛猛進 全面替代油車尚需時日
最近,新能源車企特別火。特斯拉市值超過4600億美元,超過了豐田、大衆、戴姆勒的市值之和;蔚來市值突破600億美元,不僅超越了寶馬、通用、福特等一衆老牌巨頭,甚至將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甩在了身後。初創公司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也緊隨其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板塊也是大幅上漲,比亞迪市值連創新高,力壓國內外老牌車企,成爲A股“汽車第一股”。
去年,市場還在疑惑造車新勢力們能否活下去,今年資金已在瘋狂加碼。宣佈造車的企業遍佈各行各業,“電車對油車全面替代”的聲音此起彼伏。在二級市場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的潮流真的開始了嗎?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多方採訪和調查發現,業界堅信這股潮流一定會來,只是現在尚未真正開啓,因爲新能源汽車想要完全代替燃油車仍面臨多個技術瓶頸。
傳統車企的枷鎖
近年來,全球各國對於汽車行業的環保監管越來越嚴,在以往,傳統車企可以通過在內燃機中安裝提高燃料燃燒效率的技術和裝置,來減少排放。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卻陸續頒佈禁售新燃油車的規定。
11月17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金融時報》發表文章表示,英國將在2030年禁止銷售汽油、柴油驅動的小汽車以及貨車,對混動轎車和貨車設定了寬限期(2035年),旨在滿足本國淨零排放的氣候目標。這是自今年2月英國將禁售計劃從2040年提前到2035年之後的再度提前,比原定計劃提前了整整十年。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12個國家、25個地區宣佈或制定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例如挪威擬2025年起禁售新燃油車,丹麥、冰島、愛爾蘭等國家均計劃2030年後禁售新燃油車。
從近年來傳統車企的部署和公開講話看,他們對於新能源車的態度較爲矛盾。本田英國就在近日表示,在15年內完全取締燃油車過於瘋狂,他們認爲短期內技術和資源的某些障礙無法克服。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在2019年仍表示主攻內燃機領域,因爲將重心轉向電動機和相關方面需要每年投入數以十億計的資金。
瑞士盈豐銀行全球股票投資業務主管李劍鋒表示:“對於這些傳統車企來說,擁抱新能源車,意味着大幅的長達數年的投入,傳統的汽車生產線電動車能夠重複利用的不多,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更要命的是,在最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電動車業務量因爲規模不夠一定會大幅虧損。據說傳統車企的董事會常常會因爲電動車戰略內部分裂爲兩派,爭執不下。”
“目前,中國就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最大的沃土。”在證券時報記者的採訪中,多位外國投行分析人士都說了類似的話語。誠然,我國佔據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全球銷量的半壁江山,對新能源車企扶持力度也較大。2019年10月,特斯拉上海工廠落成投產,從項目審批到工廠落成投產,特斯拉上海工廠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實現量產線下車。靠着中國市場“起死回生”的特斯拉股價開始一飛沖天,市值超過底特律汽車三巨頭之和。資本在嗅到了新能源車替換傳統汽車的巨大市場後,把目光注視到了中國市場,紛紛加碼佈局。
近日,美國最大公共養老金加州公共僱員退休系統(CalPERS)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機構持倉報告顯示,三季度CalPERS對特斯拉和蔚來均進行了加倉。另外,加拿大養老金三季度大幅加倉蔚來。
降到多少才划算?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據了全世界的半壁江山,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共計120.6萬輛,佔全球221萬輛的一半以上。但是,即使在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中國市場,每月新車的銷售仍集中在燃油車,佔比超過九成。
任何一項好的生意,歸根結底都基於廣大的底層需求。通過記者多日在數家燃油車品牌4S店的隨機採訪發現,受訪者不願意購買電動車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不划算和充電不方便(充電樁不好找、充電太久等)。
國際能源署(IEA)和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近日發佈的報告也顯示,經過模型測算,目前純電動汽車前期購置成本和總使用成本仍比燃油車高,這是影響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重要因素。電動車的主要成本集中在電池,電池成本的下降將會有效促進零售價格的下降,從而縮短電動車與燃油車的成本差距,達到消費者口中的“價格划算”。
那麼,電池的成本具體降低到多少,纔會使電動車與燃油車的成本大致相當?IEA在2018年做的一項研究顯示,燃油車與電動車的持有成本差異,根據不同國家的政策、車型偏好、氣候氣溫等因素有所不同,且不同型號的電池對不同大小的車輛影響也有所差異,但是總體來看,當電池的成本降至120美元/kWh且汽油處於較高價格(1.5美元/L)時,持有電動車將比燃油車經濟划算。但若汽油處於較低價格(0.8 美元/L)時,120美元/kWh的電池成本必須在年度里程超過4萬公里時,電動車纔是更爲划算的選擇。
國內的學者和專家也持有大致相同的觀點。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指出,只有當動力電池成本下降至100美元/kWh,新能源汽車才能真正大規模推廣使用。
近年來,鋰電池成本已大幅下降,據BNEF統計,從2010年至今下降幅度已超過87%。但是,當前鋰離子電池的平均成本仍居高不下。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20年報告顯示,鋰離子電池目前的平均成本在156美元/kWh。諮詢公司Cairn Energy Research Advisors今年3月報告顯示,2019年特斯拉的電池組成本爲158.27美元/kWh。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聯繫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諮詢目前的電池成本情況,對方均因涉及機密問題,不予回答。
雖然今年特斯拉CEO馬斯克曾豪言未來要使電池包成本降至56美元/kWh,廣汽新能源副總經理肖勇也認爲,未來2~3年新能源車的成本將會降到與燃油車相當,但也有分析人士並不如此樂觀。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分析師認爲,經過這麼多年的降成本,已到了一個比較瓶頸的位置。在新技術出來之前,電池的成本受基礎元素材料價格的影響將越來越大。目前正極活性材料佔電池生產總成本已達45%左右。
電動車要實現對燃油車的取代,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解決里程焦慮,而里程的增加取決於能量密度的提升。目前,特斯拉、比亞迪、小鵬、理想等新能源汽車品牌都推出了600公里以上續航的車型,與大部分燃油車的單次續航大致相當,不少人疑問,爲何還會有里程焦慮?
這裡需要科普一個概念,新能源汽車公佈的單次充電里程實際是NEDC續航,該續航是高於實際上路的續航,偏差值可達20%。也就是說,600公里的NEDC續航,上路實測也許只能達到500公里,更不用說由於氣溫降低、電池衰減等因素引起的續航進一步下降。
電池系統容量的核心是單體電池,單體電池的能量密度由wh/kg來衡量(每公斤的電芯,能夠產生幾度電)。在單體電池的能量密度外,還有一項會同時出現的指標是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電池系統除了單體電池之外,內部包含的這些電池管理系統、熱管理系統、高低壓回路等佔據了電池系統的部分重量和內部空間,所以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會低於電芯能量密度。
目前市場上,主要使用的電池爲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以特斯拉Model3長續航版爲例,其使用的是松下的三元電池,單體電池的密度可達300wh/kg,但是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僅爲161wh/kg。比亞迪使用的磷酸鐵鋰電池方面,以漢EV超長續航尊貴版爲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爲170wh/kg,組成電池組之後電池的系統能量密度爲140wh/kg。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與多位業內人士交流,300wh/kg的單體電池能量密度,基本是目前市場上可量產的最高電芯能量密度。寧德時代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寧德時代目前單體電池能量密度最高是304wh/kg。
根據《中國製造2025》的動力電池的發展規劃:202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2025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203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500Wh/kg。
光大證券分析師殷中樞和馬瑞山認爲,依靠現有的動力電池體系,2025年後,電池能量密度難以達到國家要求。據一些電池供應商推測,依靠已有的三元體系難以實現單體電池能量密度高於350wh/kg的目標。
IEA同樣對於電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表示疑問。在最新報告中,IEA認爲,以目前的研究來看,鋰離子電池的單體電池能量密度可在未來達到325Wh/kg,隨着封裝技術的進步,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可達275Wh/kg。IEA強調,更高的能量密度需要目前的技術水平出現十分顯著的提升。
充電太慢 換電困擾多
“我覺得最麻煩的問題是充電。”一位消費者在回答爲什麼不願意買新能源車時說,“燃油車是加了油就立刻開走,最多耗時幾分鐘,電車在快充下也要充1個小時,太耽誤時間了。”
這確實是阻礙電動車替代燃油車非常重要的因素。充電問題,歸根結底還是電池的設計問題,高速充電會加大電池設計的難度和削減電池的壽命。“爲了適配高速充電,需要特殊的電池設計,例如降低電極的厚度,這會增加電池的成本和降低電池的能量密度。”一位電池製造業內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在高速充電下,若想維持電池的壽命,要重新做相關的電池包設計。這種設計下,成本比較大。”
在降成本壓力和提高充電速度的設計上,車企如何平衡取捨,仍是十分“頭疼”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部分車企發展出換電模式來試圖解決這一困境。但是實際上,換電同樣問題重重。
首先,成本較高。建設換電站需要用地,爲了提升效率,用地一般需要選擇接近人員密集區的地方,這種地塊一般價格較貴,且審批流程較爲繁瑣。再加上目前的主機廠所生產的動力電池規格不一,如果要建設換電站,必須要儲備多規格的動力電池,這樣就導致成本增加。
2013年,特斯拉曾發佈更換電池技術,最終因成本問題而放棄。2015年的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馬斯克發表過如下觀點:“我們之所以推出換電技術,是看人們是否會選擇這樣的充電方式。我們以爲人們會更傾向於超級充電樁,但不能完全確定,所以又打造了換電技術,可以在90秒內完成電量補充。基於目前的狀況,換電技術將來的推廣價值不是很大。”
其次,動力電池再利用技術存在壁壘,存在電池衰減等問題。目前,蔚來汽車推行的是免費換電模式,但是一位蔚來車主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他基本不去換電站換電:“我並不知道換到我的車上是用了多久的電池,一來擔心電池衰減嚴重,二來擔心舊電池是否會起火等安全問題。”多位車主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他們認爲,換電模式只適合出租車、物流車等“不是自己的車”來使用。
此外,基礎設施的不完備也制約着新能源車的發展。據充電聯盟統計,截至10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比例爲3.14,車公樁比爲7.07。距離國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樁車比1∶1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多位新能源車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小城市沒有大量充電設施;在大城市,快充樁也不夠,高峰時期要經常和出租車搶充電樁。“充電問題沒解決前,我下一輛車暫時不會考慮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