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跨越節點引領綠色轉型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 吳蔚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強力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超越標誌性節點,有望在下半年開啓新一輪向上週期。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穩健發展,已經成爲引領綠色轉型的重要力量。

汽車市場“綠肥紅瘦”

近期密集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在快速增長。

8月14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下稱“乘聯會”)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1-11日,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27.4萬輛,比去年8月同期增長57%,較上月同期增長25%。而此前乘聯會於8月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51.1%;常規燃油乘用車零售84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零售87.8萬輛。這是新能源乘用車國內月度零售銷量首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

事實上,7月是汽車產業傳統淡季,疊加消費信心不足、自然災害頻發等因素,7月汽車整體產銷環比、同比都出現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新能源汽車仍一枝獨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7月汽車產銷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4萬輛和9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3%和27%。

不少車企也是“淡季不淡”:“新能源汽車一哥”比亞迪在7月單月銷量再創新高,達到34.24萬輛,同比增長30.6%;理想汽車、零跑汽車等新勢力品牌都創下歷史新高。傳統車企中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等旗下的新能源車型銷量也在7月實現不同程度的同比上漲,其中奇瑞汽車7月新能源車型銷量4.54萬輛,同比大增254.5%。

業界人士表示,乘用車市場月度滲透率首次突破50%,是中國汽車工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寫照。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25.6%,提前三年完成市場滲透率25%的目標,而短短一年多之後,乘用車市場滲透率就突破50%關口,如此“令人咋舌”的速度,表明新能源汽車在我國已從政策驅動轉變爲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驅動,其深層原因是過硬的產品力。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爲,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首超燃油車,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不斷提升,購買意願也大幅上升,帶動中國汽車工業全行業向新能源汽車方向轉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也表示,7月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同比增長80.7%,增幅遠高於純電動車型,成爲當前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因素。越來越多的車型加入,增加了該類車型的市場競爭力,也促進了銷量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佔有率爲66.4%,較前幾個月進一步增長,表明中國自主品牌依託新能源品類迅速崛起的勢頭依然迅猛。

多重利好仍將持續

中國新能源汽車一騎絕塵背後,離不開市場、政策、技術等多重因素強力推動,而更多利好仍“在路上”。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下稱《意見》)8月11日發佈,提出要推廣低碳交通運輸工具,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加快淘汰老舊運輸工具,推進零排放貨運等。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成爲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業界人士認爲,《意見》對於汽車產業實現綠色轉型、低碳環保、高質量發展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中,乘用車快於商用車,《意見》提出了城市公共服務車輛的電動化替代、推進零排放貨運,有一定的針對性。

此前在2023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就聯合印發了《關於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成爲我國公共領域車輛邁向全面電動化的一個信號。《意見》再次提出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替代,不僅再次表明我國綠色發展的堅定決心,而且更加明確了汽車業朝向新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

業界認爲,一方面,公共領域車輛使用頻率高,燃油消耗和污染排放總量佔比大,通過實施城市汽車電動化,可以讓能源使用減少70%,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80%,城市交通成本降低40%;另一方面,公共領域車輛示範帶動作用強,電動化不僅將帶動新能源商用車市場,更可以爲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拓展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目前,北京、成都、深圳、杭州等城市都在大力推行城市出租車、公交車電動化。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等五部門日前印發《上海市交通領域大規模設施設備更新專項工作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計劃到2027年底前,上海市公交車、出租汽車全面實現新能源化。

《意見》還提出,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活動。近年來,多部門組織的新能源汽車下鄉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到2023年,農村電動汽車的滲透率從4%上升到17%,增幅明顯。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消費也有一定提振作用。根據國家發佈的最新補貼標準,將汽車報廢更新補貼金額提高至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2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貼1.5萬元,由於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高於燃油車,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有一定引導作用。不少地方還在執行此政策的同時,發放汽車消費券,同時汽車廠商也在配套讓利,疊加多重優惠,對消費者換購新能源汽車更有吸引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認爲,當前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替代效應正逐步增強,2027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處於對燃油車快速替代階段,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達到3000萬輛。由此,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成爲新銷售車輛的主流的目標基本可以實現。

綠色交通未來可期

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新能源乘用車月度滲透率超過50%,業界分析認爲,這不僅是中國汽車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里程碑,也對全球汽車業綠色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衆所周知,交通運輸是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中國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現階段在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交通用能佔比約17%。其中,化石能源在交通用能中佔比95%以上。與此同時,汽車產業連接了上下游衆多產業鏈條,在綠色轉型、低碳發展中發揮着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穩健增長,已經成爲引領綠色轉型的先鋒。

業內人士認爲,在多重因素驅動下,汽車市場將加速向電動化轉型,除了存量市場的更替外,伴隨着充電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將帶來新能源汽車的增量空間。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充電樁總量達到1024.4萬臺,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省份已將充電設施佈局至所有鄉鎮,有力支撐新能源汽車發展。

不僅如此,新能源汽車和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多種變革性技術的融合,又將持續開拓新的市場空間。智能網聯汽車是全球汽車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智能網聯汽車作爲汽車、通信、交通等行業跨界融合的產物,已成爲全球產業創新熱點與未來發展的制高點,行業機構數據顯示,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規模從2019年的0.17萬億元預計增長至2024年的1.3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50%,表明市場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良好信心。

崔東樹表示,未來隨着智能網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不斷融入,汽車將被賦予更多可能性,揚帆遠航駛向智能化、綠色化出行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