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更具特區範兒?“帶土移植”讓哈爾濱新區創造“深哈速度”

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對先進經驗的吸取和轉化利用,在哈爾濱新區,“帶土移植”深圳經驗成爲新區發展的一項重要助力

日前,在“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走進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網絡主題活動哈爾濱新區專場座談會上,哈爾濱新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帶土移植”深圳經驗的相關情況。

哈爾濱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成員,松北區委常委、政府副區長甄長瑜表示,深圳經過40年改革開放,積累了寶貴經驗。哈爾濱新區積極搶抓“深哈合作契機,使得一個個帶有“深圳基因”的產業項目和創新制度政策經驗相繼落地生根,成爲新區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優化營商環境、加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甄長瑜認爲,自深哈合作以來,新區與深圳共建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以下簡稱深哈產業園)和哈爾濱松北(深圳龍崗)科技創新產業園(簡稱以下簡稱龍崗產業園)兩大園區,探索打造“飛地經濟”模式,讓新區更具特區範兒

據介紹,截止目前,深哈產業園園區註冊企業924家,實體入駐企業73家,出租面積5.8萬平方米,出租率達78%,引進衆創空間5家,培育孵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9家,擁有各類自主知識產權480餘項,2020年入園企業實現產值約1.6億元,納稅接近1500萬元,匯聚各類創新創業人才近1000人。

甄長瑜預計,未來五年,深哈產業園園區將孵化出100多家科技型企業,實現產值10億、納稅2億,爲本地區提供2000多個就業機會,爲推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的社會效益發揮貢獻。

哈爾濱新區黨工委委員,松北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佳告訴記者,哈爾濱新區充分藉助深哈產業園區的“飛地”機制,成功引入深圳企業服務中心營運模式、新型工業用地 M0的土地出讓方式、招投標評定分離機制等10餘項深圳經驗,形成了一條深圳“飛地製造”、深圳“園區複製”、整個新區“推廣”的完整經驗路徑

政策制度可以複製,理念則需要浸潤轉變。王佳表示,接下來,哈爾濱新區將從自身角度出發,在省市政府的領導下,繼續不遺餘力的支持兩大園區的建設,推動更多的深圳機制更快運行起來,繼續不斷地爲新區輸出經驗做法,爲深哈兩市對口合作輸出新經驗、新模式。

深哈產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玉剛告訴記者,深化產業園建設兩年來,在哈爾濱有關單位及哈爾濱新區政府大力幫助下,順利推進園區建設等各項工作。哈爾濱新區對標浦東、複製深圳,敢闖敢試,實行了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辦照營業智能秒批等創新舉措,在園區建設過程中審批流程優化,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間,實現深哈公司1天完成公司註冊,36天取得施工許可證,11天項目動工建設,63天展覽館封頂,101天地下室結構封頂,創造了“深哈速度”。

據陳玉剛介紹,哈爾濱新區與深哈產業園積極梳理深圳的先進做法和政策,並在園區先試先行,成熟後在新區推廣複製。截止目前,共計完成了23項政策複製,其中,個人所得稅超過應納稅所得額15%部分全額返還、招投標評定分離、創新型產業用地、企業服務中心等很多做法已向全區全市推廣。通過這些具體舉措,有力推動了當地改革創新與發展活力,進一步改善和提升了新區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