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科學家預測存在具有“薄殼”的系外行星

行星學家提出了不尋常的系外行星的存在——岩石,外層非常薄,沒有板塊構造,從地形的角度來看,缺乏表現力。模擬研究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上。根據這項工作的第一作者、華盛頓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保羅·伯恩 (Paul Byrne) 的說法,這樣的行星無論如何都將是罕見的。在我們已經發現的行星中,最多可以有三個。

科學家們將能夠使用將在不久的將來投入使用的望遠鏡來測試這一假設。由於缺乏板塊構造,這樣的行星很可能無法維持生命。在這個問題上,科學家們有不同的意見——作爲一種嚴格的必要性。板塊構造的存在以支持地球上的生命,及其非必要性。Byrne 說重要的是要意識到行星上板塊構造的存在,因爲這個因素對於支持大型岩石行星上的生命可能是必要的。這對於在其他恆星系統中發現類地行星以及討論一般宜居性問題都很重要。新模型可以使用標準參數(與恆星的距離、質量和大小)評估行星周圍板塊構造的存在。今天,超過 4,000 顆系外行星被認爲是開放和確認的。然而,他們的照片只是無法區分的斑點。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工具可以看到它們的表面。這項工作是從地質和地球物理的角度理解世界的許多小步驟之一,而我們無法獲得準確的直接測量結果。行星的屬性可以有條件地分爲內部(大小、核心溫度、成分)和外部(與恆星的距離)。我們對太陽系行星的研究最爲出色,但我們發現的模式不一定適用於其他恆星的行星。因此,伯恩及其同事決定看看行星及其系統的哪些特徵在決定外層——岩石圈的厚度方面起着關鍵作用。它的厚度決定了一顆行星是否能夠支持山脈等地形特徵,或者岩石圈的硬度和柔韌性之間是否存在適當的平衡,允許一個板塊與另一個板塊發生碰撞,就像在構造過程中發生的那樣。這些過程有助於地球長期調節溫度——因此,它們被認爲對宜居性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