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鴨嘴燕𫚉」寶寶搶不到食物 海生館飼育員愛心訓食

雪花鴨嘴燕𫚉因嘴部神似鴨子的喙而得名。(圖/屏東海生館,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屏東海生館的飼育人員每天都會進行水下餵食活動成羣魚兒簇擁而上的畫面令許多人印象深刻,但是水族們「討食」的景象其實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海生館表示,魚兒剛加入海生館大家庭時通常不會主動遊近飼育人員討食,通常都要經過長期訓餌過程後纔會逐漸習慣,因此新成員「雪花鴨嘴燕𫚉」寶寶目前還在適應池內訓練,等到體型更大,適應餵食後,纔會加入展示缸的大家庭。

目前,位於館內珊瑚王國館飼育後場適應池裡住有隻雪花鴨嘴燕𫚉寶寶,體長大約50公分,牠於去年館內自行復育所誕生,相較於缸內其他魚只,其體型較小,不適合置於展缸中,所以暫居住在後場。此外,由於初來到這世界的燕𫚉寶寶剛開始仍保有自行覓食的食性,主要於底層找尋食物,以甲殼類貝類爲食,再加上牠泳速較慢,在館內大型展缸內主要以人工餵食及投喂爲主的環境下,較無法主動搶得食物,爲了確保燕𫚉寶寶在住進大展缸中能順利食得食物,因此飼育人員需要訓練牠習慣人工餵食的模式,並能有主動靠近人員索食能力

▼雪花鴨嘴燕𫚉喜愛在底層找吃貝類。

一開始,飼育人員主要投喂蛤蠣,讓燕𫚉寶寶自行於底層覓食沉底的蛤蠣,接下來的階段,人員會下到水中,手拿蛤蠣以人工餵食誘導𫚉寶寶自行靠近。據海生館表示,此是爲了讓燕𫚉寶寶習慣人與蛤蠣(食物)之間的連結性,往後只要人員下水餵食,牠就會主動靠近索討食物。此外,人員還會餵食鯖魚、秋刀魚鰹魚魚塊等,使營養豐富化

畫面中,𫚉寶寶在順利索食之後,飼育人員還會溫柔的輕撫牠,據飼育人員表示,這些魚兒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樣,看到牠們活動力旺盛的吃下人員每天用心處理的餌料內心總是充滿滿足及開心,滿懷愛的感覺,透過水下餵食互動,似能感覺到魚兒對於自己的親近及信賴;特別重要的是,人員平時這些輕撫魚兒們的動作,有助於後續當遇到魚只需檢查或進醫療只時,牠們較易於主動接受人員的靠近,不易出現緊迫。至於𫚉寶寶住進大展缸的時間,目前仍評估中。

雪花鴨嘴燕𫚉體長最大可達2至3公尺,在臺灣西南海域澎湖東沙羣島可見到。在外觀上有着長長的尾巴,背上有着如同雪花般的白色斑點,吻部則像鴨子的嘴巴,他們扁平寬大的身體水上規律的擺動兩翼前進悠遊的姿勢,就彷彿水中的燕子般優雅,因此被稱爲雪花鴨嘴燕𫚉。

▼飼育員訓練雪花鴨嘴燕𫚉寶寶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