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化”手機哭窮就能省2000多機票錢?大數據“殺熟”要靠監管 不能只靠“魔法”|有一說一

□賴芳傑

據頂端新聞,一名年輕人通過反覆評論“機票太貴了,買不起,不去了”後,發現機票價格從4309元降至1903元,降價超過了2000元。

除了出行平臺的減價“攻略”外,記者在社交平臺上還看到了多條外賣紅包“攻略”,在這些帖子下,充斥諸如“某某軟件,我要卸載你”“我真的生氣了”“再也不用了”等等評論,並稱如果卸載了軟件,過幾天重新下載之後,會獲得更多紅包。

對此,多家外賣平臺並未明確迴應。某平臺客服稱,平臺發放紅包是獲客的常規操作,不會給消費者貼上所謂“標籤”。

到底是差異化營銷,還是“大數據殺熟”?兩者的邊界難以釐清,但所謂差異化營銷不能成爲大數據“殺熟”的擋箭牌。大數據“殺熟”,是商家利用消費者的信任和信息不對稱套取超額利益,背離公平誠信的價值原則。之所以可以“殺熟”,背後邏輯是經營者對算法的濫用。治理大數據“殺熟”,不能只靠年輕人“魔法打敗魔法”,更需要平臺的自律和數據使用合法性。當年輕人開始反向“馴化”大數據,說明他們不願當“冤大頭”,不願被數據操縱,也對平臺數據濫用現象擺明了抵制的態度。有效解決大數據“殺熟”問題,才能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今年11月,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通知提出,嚴禁利用算法實施大數據“殺熟”,並嚴禁利用用戶年齡、職業、消費水平等特徵,對相同商品實施差異化定價行爲。同時,平臺應爲消費者建立暢通的舉報投訴渠道,可以“一鍵維權”。針對舉證難問題,相關部門可以提供一些技術支持,幫助消費者固定證據。

算法必須守法,更應該向善。算法的使用不能背離倫理規範,不能靠耍“小聰明”蠶食消費者的信任。讓技術真正服務於用戶,對於企業和消費者都是“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