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杜金:印度打算複製中國的道路

參考消息網4月24日報道 俄羅斯哲學家、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亞歷山大·杜金4月18日在俄羅斯伊茲博爾斯克俱樂部網站發表題爲《印度打算複製中國的道路》的文章,探討印度的崛起之路等問題。全文摘編如下:

印度如今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這一點出乎許多人意料。到2027年,印度有望成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印度有可能在本世紀30年代超過美國,甚至超過中國。

推動“思想去殖民化”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現象——一個新世界中心正在我們眼前誕生。印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保守的印度人民黨上臺後給印度政壇帶來的轉變。事實上,後殖民時代現代印度的根基是由另一個政黨——左翼進步政黨印度國民大會黨——奠定的。當然,獨立後印度人的最高價值觀是要擺脫殖民主義影響,但當時印度仍然是英國主導的後殖民時代英聯邦國家成員。議會滿足於國家從其前宗主國那裡獲得的政治獨立,同意照搬西方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模式。

右翼保守政黨印度人民黨在1996年的議會下院(人民院)選舉中獲勝,國大黨對印度政權的壟斷首次被打破。來自該黨的納倫德拉·莫迪於2014年成爲印度總理,直到今天。分析人士認爲,莫迪完全有可能在今年大選中保住自己的職位。

即將離去的英國人心平氣和地將印度政權託付給國大黨,認爲該黨會將印度維持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勢力範圍內,帶領印度走上(具有本地區特色的)現代化和西方化道路。也就是說,他們認爲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控制在某種程度上會得以保留。

而國大黨的主要反對者從獨立鬥爭一開始就認爲,印度並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或前殖民地,而是一個強大而獨特的文明體。今天我們稱之爲文明型國家。

2022年,莫迪將“印度思想的去殖民化”確立爲主要目標。一個我們過去完全不瞭解的印度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是一個右翼保守的印度,一個吠陀文明型國家,一個走上完整主權道路的大印度。

欲成“獨立自主一極”

當然,那些只看表面的觀察者會發現這裡存在一個矛盾:印度在地緣政治上越來越靠近美國和以色列,與中國存在邊界衝突(印度參加了幾個區域性反華集團,如四方安全對話等),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不斷惡化(無論是在印度國內與穆斯林還是與巴基斯坦的關係都是如此)。既然印度傳統主義者關心的是“印度思想的去殖民化”和對抗西方物質文明,那麼他們與美國有什麼共同點呢?

要回答這一自相矛盾的問題,我們可以從當代中國崛起的歷史中尋找答案。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爲了最終瓦解社會主義陣營,美國向中國提出了建立雙邊夥伴關係的建議。在40年的時間裡,中國逐漸從美國的經濟客戶變成了強大、獨立的一極勢力。美國現在與之展開競爭,事實上還打起了貿易戰。

現在,西方的全球主義勢力決定支持印度——這次是要對付中國。莫迪接受了這一策略。但是,正如中國利用全球化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不是失去而是加強了主權,大印度也打算這樣做。首先是利用國際政治客觀現實,最大限度增強自身實力,改善龐大人口的福利,擴大國內市場規模,提升軍事實力和技術潛力,然後在適當時候一躍而起,成爲完全獨立自主的一極。

共同反對西方霸權

俄羅斯必須認識到印度正在發生的根本性變化。印度不再是蘇聯時期那個與我們建立密切關係的國家。是的,印度人對俄羅斯人仍然頗有好感,有懷舊之情,而且這裡所指的不僅是議會中的左翼,也有右翼傳統主義者。

在這種情況下,重要的不是順其自然,而是要清楚地認識到,俄羅斯自己也宣稱是一個文明型國家,是建設多極世界的重要力量,而且也正在經歷某種“意識領域的非殖民化”階段。印度與另一個文明型國家和多極世界的一極——中國——之間,存在某些衝突,尤其是在邊境地區,而印度與俄羅斯即便是在遙遠的未來也不會發生這樣的衝突。

但是,我們與中國有着密切的戰略伙伴關係,我們不應無視這一點而與印度走得太近。相反,調解這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符合我們的切身利益。因爲如果它們之間爆發衝突(這恰恰是西方正在推動的),多極世界的前景將被無限期推遲。俄羅斯如今正奮起捍衛自己的傳統價值觀,因此我們應該更能理解其他所有站出來捍衛自己價值觀的國家。

這樣一來,能源夥伴關係、南北運輸走廊計劃、歐亞一體化進程、高科技合作(印度現在是全球信息技術領導者之一)和金融領域的合作,將獲得新的意識形態維度。捍衛文明主權、反對西方霸權擴張的傳統主義者們彼此之間會更加相互理解。(編譯/賀穎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