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3億「蟑螂員工」吃15噸廚餘 廠長:以後會養到40億隻

▲繁殖、餵食蟑螂自動化。(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

蟑螂是人們公害害蟲之一,通常一看到就會拿起拖鞋殺蟲劑招呼,但在山東濟南市章丘區的餐廚垃圾廚餘)處理中心可就不一樣了,這裡是專門「養蟑螂來工作」。讓蟑螂把處理過的垃圾吃掉,以生物無害化的方式處理垃圾。餐廚垃圾處理中心主任李延榮表示,目前飼養了300噸,也就是3億隻美洲大蠊(蟑螂),每天共計可以吃掉15噸廚餘。

垃圾處理中心的員工表示,飯店的剩飯剩菜都會送過來,包括骨頭、肉、青菜等,一天大約會有15噸的廚餘,而這些產物都將會交由「蟑螂員工」來消滅。李延榮說,「蟑螂大家都滅了,都認爲它們是害蟲,我說『它們吃垃圾啊!爲啥不叫它們吃垃圾呢?』」

▲▼所有有機質垃圾(包括餐巾紙等)打成漿,蟑螂都能吃。(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蟑螂除了進食量多,生存週期長達11個月、平均每2天就產一次卵,一次可孵化16只幼蟲。從蟑螂驚人的繁殖速度的特點切入,李延榮開始「打蟑螂的主意」。他一開始用毛血旺(麻辣鴨血)測試,發現打碎之後蟑螂可以吃;有次食物放到壞掉,蟑螂還是吃了;後來他將餐巾紙跟廚餘打碎,最後也全被吃光,於是他便開始了「繁殖蟑螂員工」的計劃。

餐館食堂等地方收集餐廚垃圾,包括餿水廢油等,轉運到垃圾處理中心之後,利用自動分揀裝置將其中夾雜的鐵具瓷器玻璃塑料雜質挑選出來,剩下的有機質垃圾都會被工作人員製漿機打成漿狀,再沿着輸送管道送到蟑螂飼養室,最後讓蟑螂全部吃掉。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化操作,毋須人工餵食。

▲▼蟑螂本身跟卵都具備高蛋白含量,可做成禽畜飼料。(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除了單純的吃垃圾之外,蟑螂的蟲體卵巢糞便也可做成禽畜飼料。李延榮說,「目前我國非常缺乏動物蛋白飼料,基本上都是進口,如果我們自己能生產出來,有很大的市場。」蟲子製作昆蟲蛋白飼料的比例爲1:1,也就是1噸蟑螂加蟑螂卵鞘,就可產生1噸昆蟲蛋白飼料,而現在一噸1級動物蛋白飼料的市價約1.2萬-1.5萬元。至於蛋白含量大約72%,跟一級的秘魯魚粉含量相當,重金屬檢測也在範圍內。

不過,也有人會擔心,蟑螂大量繁殖後若遇到天災人禍,會不會導致生物災難?對此李延榮說,蟑螂本身喜歡高溫高溼、黑暗的環境。因此在養殖場建設中基本沒有窗戶,只留有少量的通風口,並已經用紗網密封。「門上有一個水簾,下邊是一個魚池,把整個廠區圍起來,「圍起來以後就跟護城河一樣,裡面還會養魚」,一旦蟑螂出逃,就會掉到水裡,最後被魚吃掉。

廠房周圍及下方設計成一個大水池,以防蟑螂出逃。(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昆蟲學家秦啓聯表示,像這種養在室內的蟑螂,一般來說跑到外面就會行動力變差,而且對農藥更敏感,會比野外的蟑螂還要好控制很多。

李延榮表示,目前中心飼養了3億隻蟑螂,1只大約1克重,每隻每天能吃自身重量5%的垃圾,所以共計可吃掉15噸廚餘。在政府的支持下,新廠已經投產建設2個廠房,每個空間佔地6300平方米,預計9月完工。李延榮也說,9月5日後章丘區所有餐廳、食堂產生的廚餘(約60噸)可以被中心的蟑螂完全吃掉,預計2019年年初將再建成另外2個廠房,屆時每天可處理200噸廚餘,蟑螂數量達40億隻。

▼地下養蟑螂,地面以上可架設菜棚蔬果。(圖/翻攝自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