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教授陽和平從河南秋收看中國農業鉅變,被一碗白米飯征服味蕾

探訪河南秋收

陽和平是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美國籍教授。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跟隨父母在中國農村長大,這段經歷至今難忘。他很好奇,現在的中國農村到底變成了什麼樣?農業發展又都到了哪一步?今年秋收,他來到了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一探究竟。

上世紀90年代,原陽縣出產的“黃金晴”被《人民日報》譽爲“中國第一米”,爲何如今卻無人問津,走向沒落?如何實現農業機械化?農村合作社到底能幫農民辦什麼實事兒?中國農業的出路在哪裡?怎樣應對綠色種植挑戰?本期《近觀中國》帶您探訪河南秋收。

農業機械化進程如何?

十月是中國秋收的高峰期,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人們都在收割糧食。而河南素有“中原糧倉”之稱,它的糧食產量約佔全中國的十分之一。

陽和平曾在中國農村長大,但那個時候還沒有開始普及機械化。來到原陽縣,陽和平目之所及,田間都是忙於秋收的農民和正在作業的機器。

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是中國農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農業機械化勢在必行。

陽和平:“你這個機器多少錢買的?”

曹正偉(原陽縣農民):“十幾萬,政府補貼了兩三萬。一年要用兩個多月,每天用十來個小時。”

曹正偉告訴陽和平,如果有人僱傭他幫忙進行機器收割的話,大概是80元一畝地,包括從捆紮到脫粒的全流程,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曹正偉並不是“全職農民”,他只是在工作閒暇時來幫家人秋收。

農業機械化使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但陽和平看到仍有少數農民在辛苦地進行手工收割。他們的耕地(形狀和麪積)較爲狹窄,並不適合收割機進入作業。用農民的話來說就是:“捨不得,又劃不着(划不來)。”

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的農業機械化率約爲73%。中國政府計劃到2035年主要農作物,生產實現全過程機械化。

機械化操作自然更便捷,但需要大塊連片的田地。農村合作社就將一部分農民的土地整合在一起。

陳小利是當地一個合作社的社長,他聯合了村裡的400戶農戶,2000多畝土地。他在田裡豎起的一塊牌子,吸引了陽和平的注意——“中國第一米原產地”。

陳小利(原陽縣利衆合作社社長):“1991年,原陽當地大米參加了全國的農業博覽會,在經歷了營養成分、微量元素、色澤口感等方面的‘比拼’後,在40多個國內外米品中脫穎而出,獲得金獎,後來被《人民日報》譽爲‘中國第一米’。”

原陽縣,位於黃河沖積形成的平原上,在過去,黃河經常淹沒該地區。1968年起,多個引黃閘建成後,原陽縣的土地灌溉可以通過控制閘口,來調節需水量。而黃河水的灌溉帶來具有豐富微量元素的泥土,與當地的重鹽鹼土地中和後,變成了“弱鹼性”,反而成爲十分適宜水稻生長的地方。

農業合作社如何助力?

原陽縣當時獲得金獎的稻米品種是“黃金晴”,陳小利熱情邀請陽和平品嚐了蒸熟的大米,陽和平被它“軟筋香甜”的口感征服。

陽和平:“我覺得我不需要吃蔬菜,不需要搭配任何其他東西,我可以只吃它本身。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大米!”

這麼好吃的大米,爲什麼獲獎後,反而籍籍無名了呢?

陳小利:“1994年、1995年的時候,市場上冒充的很多。南方那邊出現了大米中毒,一查就說是原陽的包裝。其實那個米不是我們原陽的,是其他的經銷商用我們袋子裝他們的米。但這個事情之後,原陽稻的價格一直提不上去,慢慢農戶都不再種水稻了。”

原陽縣曾經有40多萬畝的水稻田,但在2000年前後沒落下去,最少時縮減到不到10萬畝。陳小利希望通過建立合作社,用統一種植、收割去保持良好的大米質量,以努力重建原陽大米品牌。

陳小利:“合作社在選種、育種、插秧、 田間管理、回收、加工等方面逐漸規範統一。採用1/3流轉的合作方式,其他都是託管。因爲很多人已經不再種地了,現在種地的都是六零後。你有人可以自己種,沒人我們來機械化管理。我們最終會把稻穀收出來,加工成更優質的米,推向市場。合作社的優點就是解決勞動力不足和賣糧難的問題。”

陽和平:“中間商一來一回可能把價壓得很低。你自己規模大一些就能在市場上稍微有點議價權,對吧?”

陳小利:“統一銷售,統一找訂單,這樣給農民又增加了一筆收入。”

綠色種植 水稻+泥鰍

這裡是原陽縣的一處高標準農田示範區,一年前,這裡還只有2400畝稻田實行“水稻+泥鰍”的綠色種植,而現在已經增至4萬畝稻田。農民吳振邦就是首個在水稻田裡放養泥鰍的人。

吳振邦(原陽縣旺盛合作社理事長):“這叫一地多用。水稻可以給泥鰍遮陰擋陽,泥鰍可以吃地下害蟲,在水中游動,它又交換氣體、疏鬆土壤。產生糞便又供水稻吸收了,所以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生態鏈。

有機農業在上百個國家得到推廣,有人認爲它也是中國農業的方向,但是存在着不少挑戰。比如水稻和泥鰍共存,就面臨着正確使用化肥和農藥的挑戰,吳振邦爲此摸索了十幾年。

吳振邦:“你不用藥,病蟲害給你水稻吃完了。你用藥了,泥鰍就會死,一樣要請好多專家。我們這個聚碳生態肥是從植物中提取的東西。這個肥的特點是以抗病提高品質,化驗都達到有機標準,可以代替化學肥料。在防蟲害方面,一方面選擇抗病品質最高的品種,一方面物理防治,比如使用太陽能殺蟲燈。去年我們又開始了中藥殺蟲。”

在和吳振邦的交談中,陽和平深深感受到了中國農民的智慧。

陽和平:“他們的聰明才智真的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儘管有的農民本身可能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是他們非常聰明,非常腳踏實並且知道如何把現代技術和當地條件結合起來。”

吳振邦有了恢復稻鰍共生的想法,但是他不能單槍匹馬地去實施。政府依託吳振邦的合作社,興建了高標準農田示範區,建設了道路、灌溉渠等設施。

原陽縣有20萬畝高標準示範農田建有監測設備,數據匯聚到這座控制中心裡,向上傳輸到市裡、省裡的農業部門,向下將傳輸到農民的手機上。

吳振邦:“這些數據以後作用很大,就是根據它們來節省、降低勞動力。將來我們的一些工作,都要靠智能。需要澆水了,你人走了,但一點手機,閘都可以自動開啓。”

此次,原陽縣的秋收之旅讓陽和平更新了他對中國農村和中國農民認識。他感受到中國農業正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轉變,勞動生產率獲得了很大的提升。

陽和平教授還有哪些體驗和感受?更多精彩敬請關注本期《近觀中國》節目。

製片人:張小玲

編導:李傑

編輯:於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