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現"奇葩考題":兩千藝考生迎戰80斤棒棒糖
藝術類院校的考官們今年像是約好了“腦洞大開”,各種“奇葩考題”層出不窮。上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本科招生考試的題目,就“雷倒”不少考生。考試當天,上午“造型基礎”的考題,是讓考生根據現場發放的棒棒糖進行寫生;到了下午的“設計基礎”科目,考題居然變成了讓考生先吃糖再以品出的味道進行設計。面對如此另類的考試,叫好的考生稱品嚐到了“久違的初春的甜蜜”;可也有人慾哭無淚,哭訴“被棒棒糖斬落馬下”。
一根棒棒糖難倒藝考生
來自山東曲阜的考生張軒禾進京參加央美考試,大半年的時間一直租住在花家地南里小區。這裡距離央美只有不到5分鐘的路程,對於他來說卻已經成爲不可逾越的距離。儘管考試已經過去了一週時間,但張軒禾依然對那道“奇葩考題”耿耿於懷。他和一同租住在這裡的其他考生交流過,不少人都和他一樣失落、沮喪,卻又有些不甘。
那天上午走進考場前,張軒禾回想了一遍“勝算很大”的幾個題目。這些題是他在北京上的藝考培訓班給出的。據他介紹,這些年央美藝術設計專業的考題已經基本形成套路,要麼是“拉開的書包”“窗外”之類的命題素描,要麼是“考場一角”之類的速寫,因此培訓班押題的命中率很高,即便有出入,也是八九不離十。
開考,看到監考老師在考場裡分發棒棒糖,張軒禾還在心裡開着玩笑:“考試有這樣的福利,奇蹟啊!”可是等考題發下來,他卻根本樂不起來了,只見試卷上清楚地寫着考試題目——《棒棒糖》。“當時我就蒙了,從來沒畫過啊!”張軒禾說,他頭一回覺得五彩斑斕的棒棒糖很可憎。
但是,“噩夢”這纔剛剛開始。下午的考題,更是讓張軒禾徹底傻眼。這回的試卷上寫着:“要求考生將所發的棒棒糖吃掉,並根據自己吃後的味覺感受,按照原品牌展開後的糖紙中的基本元素進行再設計。”說白了,就是要求考生設計糖紙。因爲和培訓班給的題目相去甚遠,張軒禾知道自己沒希望了。
據央美招生處處長鍾平介紹,今年全國有約7000人報考了央美藝術設計專業,僅爲了北京考點的約2000名考生,央美就準備了80斤棒棒糖。另據瞭解,央美建築學院今年的考題也很“奇葩”,讓考生以《一隻手的表情》爲題,用一隻手給自己的另一隻手畫素描。
藝考培訓班押題全“脫靶”
在國內八大美院中,擁有近百年曆史的央美向來是“最穩重”的,可是一根棒棒糖卻讓大家徹底改變了對這所中國美術第一學府的固有印象。這組考題在網上曝光後,立即引來各方關注,有人爲央美的大膽變革點贊,也有人調侃說,央美“有錢就是任性”。對此,主持今年本科招考工作的央美副院長蘇新平迴應說:“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避免讓那些靠背模式的考生淘汰有靈氣的人才。”
據央美的多位老師透露,每年學院招考期間,都有大批考生通過各種藝考培訓班突擊應考,這些培訓班把央美的招生模式總結出套路,以此對學生進行培訓,甚至達到了機械的程度。比如,有的培訓班會給不同的色彩進行編號,製成類似化學元素週期表一樣的圖表,無論考生需要摹畫的對象是什麼,只要記住某幾個組合的編號就能應付,根本不去考察物體的實際色彩,甚至有考生連考卷上的“色彩組合”這麼一個基礎美術詞彙都不懂。
相對於這種套路化的應考方式,類似“棒棒糖”這樣的考題,因爲超出了藝考培訓班的押題範圍,反而更能檢測出考生的真實水平。“不要看它只是一個微小的東西,當放大以後是有難度的。”蘇新平舉例說,糖紙有閃光的,也有透明的,在明暗度的把握上要比畫一個大物件難得多。考試那天,他特意到藝術設計專業的考場轉了幾圈,“有的考生一下子就慌了手腳,不知道怎麼辦,畫得那個差。不過,真正有能力的考生一下子就顯出來了。”
央美藝考方式將逐步調整
在蘇新平看來,藝考培訓班總結出的藝考套路,已經把考生帶向了歧途。“這個做法讓學生學到一些急功近利的東西,很容易讓學生過早地形成對藝術的誤解或者是誤判,耽誤他們去學習在這個年齡段應該學到的東西。”他明確表示,“這是我們作爲大學不能容許,也不能接受的,必須去改變。”
事實上,在今年央美的招生考試中,類似“棒棒糖”這樣的“奇葩考題”只是表面的改變,更多的變化藏在了外界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藝考培訓班替央美總結出的造型考試套路,“素描畫的都是男模特,色彩畫的都是女模特,女模特不帶手,男模特都帶手”,這套說法已經被不少考生背得滾瓜爛熟。可是今年的考試現場,只用一個模特就貫穿了素描、色彩、速寫幾項考試,打亂了過去的套路,自然讓那些靠死記硬背來應試的考生無從下手。
另外,央美今年的考試科目也悄然發生了改變。像藝術設計專業,延續多年的“素描”“速寫”“色彩”“創作”四門考試科目,被縮減爲“設計基礎”和“造型基礎”兩門考試。“只考那些能體現考生水平的核心科目,才能一目瞭然地把好學生挖掘出來。”蘇新平透露說,今後央美的建築設計、中國畫等部分專業的科目也會進行壓縮。但他同時強調,招生考試關乎衆多考生的命運,大刀闊斧的改革並不合適,要想改變原有的模式化考試套路,還需要時間去逐步調整。(陳濤)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