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學苑》絕世華章 天縱豪雄——痛悼朱高正先生(溫海明)

2018年8月朱高正在世界哲學大會論壇發言。(圖爲作者溫海明提供)

10月22日夜裡,收到國際易學聯合會前會長孫晶先生轉告的朱高正先生離世的噩耗,我正在尼山聖湖書院與學生們討論大畜卦上九爻辭,當場無法掩飾自己的悲痛之情,連學友們的提問也無法聽清,沒法想像一直期待重回祖國大陸的朱先生,今後再也回不來了。

講完課,迷迷糊糊走出書院,跟朱先生的親人和好友們通話,在電話裡,兩岸三地的親友們一起放聲慟哭,有些師友已經擺起靈堂,放着哀樂,或者帶着學生們一起祭奠。尼山的聖湖邊上,深秋的夜透着徹骨的寒意,一羣學生知道我神情恍惚,緊緊跟隨我,在湖畔緩緩散心,同情着我的哀慟。

很多師友特地過來陪我一起排遣先生離世的苦痛,不斷勸導我,大家一起回憶和朱先生對酒當歌的往日情形,他酒量驚人,一生豪爽,樂天知命,同四海師友一起縱情歡歌,從來都是他在人間生活豪氣沖天的底色。

這次講習班的主題是「易學與中西哲學」,朱先生是當代屈指可數的易學大家之一,更是打通易學與中西哲學的先驅和前輩,他長期擔任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爲兩岸的易學交流和發展做出過極其重要的貢獻。他高中時開始愛好《周易》,激發了他一生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熱忱,自發組織「易興復華會」。在德國讀博期間,他因閱讀衛禮賢德譯本《周易》而深感震撼,通過德文的翻譯和解釋,他纔對《周易》經傳文有了深入和清晰的理解,真正領悟了《周易》中極其深邃的哲學思想。

朱老師曾叮囑,衛禮賢運用宋明理學來翻譯和解釋《周易》,所以有些地方非常值得當代易學家們認真推敲和討論,這項工作我和學生們一直在做,也總是期待朱老師再來大陸的時候,能夠帶着學生們與他推敲討論衛禮賢譯本的相關問題。可是如今陰陽兩隔,討論衛禮賢《周易》翻譯之絕學,尤其是想要領略朱先生精熟地比較德譯本與英譯本得失之洞見,已經再也沒有機會了,不禁悲傷難抑。

10月23日上午,我帶學生們學習朱高正先生的周易著作《易經白話例解》、《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傳通解》,通過領讀張岱年先生、任繼愈先生、朱伯昆先生的序言,學生們理解易學前輩們的不同觀點,更好地理解朱先生強調學易必須領會「太極思維」的重要性,從而通達易道、繼承聖學。

朱先生的易學思想立足於孔子易傳,發揮儒家解易的人文主義傳統,把卦與卦象、卦辭與爻辭視爲一個統一的整體,每卦體現一箇中心觀念,並貫通於各爻之中,以此闡明六十四卦所蘊涵的人生哲理。朱伯昆先生說他的易學「匯通中西,融合古今,開物成務,以前民用」;張岱年先生說他的易學「兼宗漢宋易學,務求卦爻本旨,析疑釋滯,深入淺出,可謂得其要領者矣」。

朱高正先生認爲,「《周易》不愧爲兩千年來歷代知識菁英對話之論壇與焦點」,所以中華學人都應該學習《周易》。他一生闡揚易道,從未懈怠。他的著作直解經文,卻嚴守《易傳》解經之體例,以求通爲要,不做繁瑣的訓詁考證,幫助讀者直接領悟《周易》思想的精髓。

我關於朱高正先生易學的講解以旅卦作結,結合旅卦的卦爻辭,與大家分享他關於旅行的智慧,也是他一生旅行的經驗總結。朱高正先生的一生,可謂在兩岸之間穿梭旅行,雖然他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之旅仍然沒有停止,他從少年時代樹立的「振興易學,再造中華」的偉大志向,已然爲新一代學人所繼承發展,共同再造中華文脈。

朱高正先生是南宋大儒朱熹26代孫,1954年出生於臺灣省雲林縣,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德國波恩大學哲學博士。朱先生對東、西方兩座學術高峰──《周易》與康德哲學——皆有極爲精深的造詣。其易學著作《易經白話例解》1998年在大陸獲得「國家圖書獎」,另一部著作《周易六十四卦通解》被《書目季刊》評爲義理派三部代表作之一,與 《程氏易傳》、《周易本義》並列。

楊慶中先生《二十世紀易學哲學史》一書,將朱先生列爲二十世紀壓軸的易學大家。朱先生用德文寫的有關康德的著作,被權威哲學刊物《康德研究季刊》(Kant–Studien)評爲當代研究康德哲學四種必備著作之一。朱先生曾在北京大學講授康德哲學,並由北大出版社出版《朱高正講康德》一書。

朱先生一生都效法先祖朱熹,以弘揚聖人之道爲志。他著述巨集富,主要有兩個系列,一個系列是對中國傳統哲學經典思想的解釋和闡發,如《周易六十四卦通解》《近思錄通解》《傳習錄通解》《四書精華階梯》《從康德到朱熹──白鹿洞講演錄》等;一個系列是對現代中國命運的思考和解決之道,如《現代中國的崛起》《中華文化與中國未來》《允執其中──朱高正六十自述》等。

從他身上,人們可以對從孔子開始,經朱熹發揚,歷經二千五百多年生生不息的聖人之道感同身受,他以孔子和朱子爲榜樣,「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地弘揚聖人之道,可以說是持秉「允執厥中」精神的儒家士人。他認爲,今天的學人應該深入學習和思考孔子《易傳》對易學作出的巨大貢獻,這是儒家哲學思想的核心內容,因爲《易傳》拓展了《論語》的哲學思想,使得孔子思想能夠擺脫西方哲人如黑格爾那樣的誤讀。

他在德國留學,對康德哲學深造有得,一生都致力於康德與《周易》思想的溝通和對話。2018年世界哲學大會的時候,他在「易學與比較哲學圓桌會議」上主講的題目就是康德與《周易》關於革命思想的比較。在他的感召和努力下,再造易學被推動爲復興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維度,也爲儒家哲學思想進一步世界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近十年來,朱先生和我受篔簹書院王維生山長邀請,多次在廈門篔簹湖畔的國學論壇相聚,日漸熟悉。之後他來京時,我常開車帶他往來於故交老友之間,音容笑貌,恍如昨日。他曾告訴我,他相信心電感應是在德國留學時,從法國回德國路上,突然感覺不對勁,當時正好是父親過世的時間。回到德國家裡的時候,臺灣來的越洋電話已經響了好幾個小時。

後來發生的事情,讓他相信靈魂附體確有其事,因爲小兒子尚志當時居然揹着手在房間裡走來走去,說話神態與剛剛過世的父親一模一樣,實在是不可思議。他說,可能是因爲父親生前沒有能夠見到小兒子尚志,所以走的時候要過來看一眼,而這一眼就從臺灣飛到了德國,可見,人的靈魂可能輕易地跨越時空,眼見爲實,不信不行。

朱先生一生爲推動《周易》研究和普及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所著名大學的客座教授,兼任歐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等職務。他從九十年代末開始贊助國際易學聯合會的活動,爲國際易聯開展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國際易聯在沒有經費、沒有辦公地點的艱難條件下,靠朱先生的捐款,不斷搞活動、出書、辦雜誌,在困境中堅持下來,可以說,對於國際易聯的生存和發展,朱先生居功至偉。由於我和朱先生都曾留學域外,都把《周易》看作儒家思想和中國文化的中心,所以他把我推薦給他的好友、國際易學聯合會孫晶會長,他們一起提攜我做了一屆國際易學聯合會的秘書長兼學術部部長。

過去的幾年中,朱先生爲我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周易明意》作序推薦,爲我主編的《易經明解》(孔學堂書局出版)一書擔任學術顧問,參與和支持「周易明解」羣等學術活動。他曾來中國人民大學開講座,也帶我一起去北京人文研修學院、廈門篔簹書院等地開會講座。他總是強調大衍筮法的合理性,並作了創新性的解釋;也提出對少陰少陽理解的新見等等。

多年以來,朱先生給過我很多支持、鼓勵和幫助。我們曾籌劃2019年去德國朗宓榭教授處開會,可惜他因爲健康原因,最後沒能和我們一起再訪德國。本來計劃一起同行的香港廖書蘭女士非常理解他重訪德國的心願,這對朱老師來說,可能也是終身遺憾。

人生總有很多令人遺憾的往事,比如,他曾希望和我一起去陳家溝打太極拳,一起參加安陽的周易會議,一起重走陽明之路等等,可是我往往因爲需要授課而不能同行,如今想來非常遺憾。略感欣慰的是,今年他的一部論文集《新時代國學的傳承與創新》即將在趙薇老師和我主編的「傳統文化大家談」系列叢書(濟南出版社)當中出版。

2017年12月,朱高正與溫海明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易》。(圖爲作者溫海明提供)

朱先生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播普及不遺餘力,他把《周易》經傳背誦得滾瓜爛熟,可以說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他是政治家出身,演講充滿激情,富於感染力,善於迅速抓住聽衆的注意力。他博聞強識,古今中外的各種典故,總是信手拈來,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不拘小節,總是放聲大笑,在他身邊,常常能夠領略到一種縱橫天下的豪氣。他是天挺人豪,一生行走江湖,豪邁無雙,義薄雲天,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無酒不歡,不醉不休,觥籌交錯之間,總是妙語連珠,一副歡聲笑語的快活神情。他是民進黨創黨元老之一,資格比當前臺灣絕大多數政治人物都老。

他早年號稱臺灣地區的「民主戰艦」「民主戰神」,擔任「立法委員」的時候,在立法院率先展開「全武行」而名聲大噪,後來因爲不滿民進黨走向「臺獨」而離開。九十年代後期開始,他穿梭於兩岸三地,推動祖國統一矢志不移。朱先生去世之後,海外有報紙說他是「一代梟雄」,可見其影響力之巨大。

朱先生爲推動結束兩岸隔閡38年的局面做出過歷史性的偉大貢獻。他堅決反對「臺獨」,可以說是最激進地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爲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朱先生在1986年的關鍵時刻,發揮臨門一腳的作用,創建民進黨,推動臺灣民主進程,逼使國民黨解除長達38年的軍管戒嚴統治,被公認爲推動臺灣民主化的頭號功臣。

朱先生當年冒着被指控「通匪」、「資匪」的危險,推動開放大陸探親,終使蔣經國下令結束兩岸隔閡38年的局面。朱先生自幼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堅決反對「臺獨」,因此這20年來在從政的道路上走得極爲曲折,卻充滿自信。他早在1995年就出版了《現代中國的崛起》,而從2000年到2009年這10年中,在全球網路上點擊率最高的就是「中國崛起」一詞,其點擊次數比起第二名的「伊拉克戰爭」還要多4倍以上,由此可見朱先生的遠見卓識。

時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的吳大猷先生,在爲朱先生這部《現代中國的崛起》作序時寫道:「朱先生十年來一直是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這套書的出版,應可提供大家第一手的資料。想要了解朱先生這個人,就一定要看他的書;關心國家前途的人,也非要看他的書不可。朱先生治學之勤勉,問政之純真,在在使得筆者深信他的思想一定會對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產生極大的影響。」大陸海峽關係協會首任會長汪道涵先生則推崇朱先生是「站在兩岸矛盾之上的人」。

在鄧小平先生去世以後,朱先生寫了一篇悼念文章,小平先生的親弟弟鄧墾先生讀完之後,慨嘆道:「像朱先生這麼瞭解我哥哥的人,就算在大陸也不多見。」朱先生一向以重建「中國文化主體意識」、實現中國全方位現代化爲己任,全力以赴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兩岸三地和海內外都產生了非常強的文化影響力,可謂推動中華國學全球傳播的標誌性人物。

這幾天來,和師友們說起與先生生前交往的點點滴滴,在大家的記憶當中,朱先生永遠是那種冬天只穿一件單薄的襯衫,一副生龍活虎的樣子,對於平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打太極拳,比較注重養生的朱先生來說,大家都感慨唏噓:他走得太早了。前段時間他還發微信來,希望帶我一起去參加安陽的周易大會,我以爲他的身體已經基本好轉,可以考慮來大陸旅行了。

如今看來,他給師友們斷續傳來好轉的消息,都是他期待告訴大家的正能量,可惜長期折磨他的病魔最後還是不願與朱先生和解,終究吞噬了心胸豁達的朱先生。他的夫人先走幾年,大兒子仰丘去年橫遭車禍離世,沒想到如今自己也沒能扛住多年病痛的折磨。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朱先生當「立法委員」時,幾乎每個月跑一趟大陸,卸任後更是一年十餘趟,而且每次都周遊5、6個城市,可以說,他一輩子都在奔波中,講學、著述不輟。他的言傳身教可以說是「近朱者赤,積小以高大,志行正也」的寫照,令晚輩們受益無窮。他爲了天下蒼生,一生幹進不息,奮鬥不止,其生機與天地衆生同在。大畜卦上九象辭說「何天之衢,道大行也」,惟願朱先生之易道昌明,大行天下。

這些年來,朱老師對「一陽來複」和「生生之意」有深刻的體驗,在廈門、成都等地開會見到他時,他都朝氣蓬勃,對生命、生機、生意,一如他對於兩岸的未來,總是持樂觀的態度。有一年在廈門開會,我們在篔簹湖岸邊漫步的時候,夜色中一艘光明透亮的船開過來,那是劃破黑暗的一道光明,朱老師和友人們說,那是一種讓黑夜之海瞬間明亮的感覺,「明意」立即顯化出來。朱先生給我的《周易明意》作序,而他的「意」,從來都光明燦爛,永不消逝。

嗚呼痛哉,草作一聯,以致哀思:

成性存存,易道繼聖統,乾坤吟絕代華章;

行天健健,玉帛止干戈,兩岸悲醒世豪雄。

慟悼 朱高正先生

(作者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山東省泰山學者)

(本文授權中時新聞網轉載)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