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勇:做好既有政策落實,儲備好政策工具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杜濤 “現在要做的是,要把現有的財稅政策落實好。比如,3.65萬億元的專項債、2.5萬億元的減稅降費,特別是1.5萬億元的留抵退稅,這都是給市場主體送出的現金流。”

4月13日,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在接受經濟觀察報專訪時指出。

4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分析經濟形勢,就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會上,楊志勇、管濤等專家和中國物流集團、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青島創新奇智科技公司負責人均有發言,並對經濟運行、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等發表看法,就落實宏觀政策、保障物流運輸和農資供應、促進企業創新提出建議。

李克強說,當前世界局勢複雜演變,國內疫情近期多發,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對經濟平穩運行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和挑戰。既要堅定信心,又要正視困難。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化改革開放,主動作爲、應變克難,着力穩增長,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主要是穩就業、穩物價。政策舉措要靠前發力、適時加力,已出臺的要儘快落實到位,明確擬推出的儘量提前,同時研究準備新的預案。

楊志勇認爲,現在不確定因素較多,比如,超出預期的俄烏衝突、疫情散點多發等,現在要做好既有政策落實,儲備好政策工具。

“在持續多年大規模減稅降費之後,2022年還能有這樣的減稅退稅規模相當不易。充分說明了政府在與市場主體共渡難關,共同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和風險的挑戰。今年經濟工作需要做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同時,今年的不確定性因素可能會超過2021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更多智慧。疫情防控動態清零策略,如何進一步精準優化,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國際的不確定性因素除已有的經貿摩擦外,又多了俄烏局勢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衝擊,對產業鏈、供應鏈產生的影響。將困難考慮得充分些,將政策力度加大些,對衝部分風險,是很有必要的。”楊志勇稱。

變化

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到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再到各部門相關部署,一攬子降本減負舉措正在靠前發力、適時加力。

4月起,1.5萬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正式啓動。4月7日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指出,要上下協同加快增值稅留抵退稅進度,讓資金儘早落到市場主體賬上。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4月1日至11日,全國稅務部門共爲20.3萬戶納稅人辦理留抵退稅1557億元。

2022年的積極財政政策相比往年有很大的變化,更加強調存量的變化,以留抵退稅爲主,不再是增量減稅降費爲主。

楊志勇告訴記者,國家重視實體經濟和製造業發展,想讓經濟發展更加健康,這一點在減稅降費政策上體現尤其明顯。存量的變化意味着對資金有更多地需求,另外對小微企業退稅還有時間進度的要求,而這些政策的落實,財稅部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對於企業和個人來說,就有更多的資金可以使用。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先安排小微企業,對小微企業的存量留抵稅額於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增量留抵稅額足額退還。

楊志勇認爲,“對於市場主體來說,得到的留抵退稅稅款,充實了企業的現金流,讓企業在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更好的生存和發展下去,促進市場主體的成長。”“同時,相比2021年,2022年財政赤字率下調的同時,財政刺激力度不減,減稅降費力度加大,財政支出強度更大。”

楊志勇認爲,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安排,奧妙在於統籌了政府可支配財力,正是有了更多的財力統籌,2022年減稅降費規模才能高達2.5萬億元,如此規模可以說超出一般預期。而預算安排的財政赤字率爲2.8%,有利於財政可持續運行,更好地防範財政風險,讓財政政策的實施有更健康的基礎。

改革

此輪財稅改革從2014年開始,到現在已經行進8年有餘。

楊志勇告訴記者,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最重要的三項內容是預算改革、稅制改革、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改革。整體來看,穩步邁向現代財政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多進展。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告提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楊志勇認爲,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與財政高度相關,這需要與全面深化改革聯繫在一起,實現財權、財力與事權的匹配。

同時,楊志勇告訴記者,當前房地產稅改革,推進的現實條件並不完全具備,財政部明確了今年不具備房地產稅試點條件,是非常好的做法,這樣能夠省去無端的猜測,有利於市場形成穩定的預期。

3月,新華社記者就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問題採訪了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有關負責人表示,房地產稅改革試點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進行,一些城市開展了調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在楊志勇看來,改革與時機的把握是一門藝術。改革需要注意到現實的不斷變化,有些時候可以通過一攬子改革解決問題,有些時候則要根據具體變化分步進行。

楊志勇稱:“比如,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就可以依據時代和技術的發展做出一些改革的選擇。當然,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爲《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爲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杜濤經濟觀察報部門主任

財稅與環保新聞部主任長期關注宏觀經濟,財政、貨幣政策領域。主要關注財稅、金融、審計、環保、PPP、大工業等相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