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百億基金 瘦了國產 肥了進口
桃園市衛生局查獲美豬與加豬混製成火鍋肉片,產地只寫加拿大。圖爲民衆選購火鍋肉片。(示意圖,與新聞內容無關)。(陳俊吉攝)
近年國產及進口豬肉數量及佔比
美國進口豬肉被查出混搭英、加豬肉洗產地,肉商坦承標示美豬沒人買,而根據農業部及食藥署統計,國產豬肉佔比近年逐步下滑,僅佔80%。農業部官員說,因爲養豬百億基金投資豬舍軟硬體設施改建,養豬頭數減少,致國內毛豬產量下滑,纔會補助進口豬肉,以減輕消費者負擔;不過,學者批評,進口豬肉大部分爲加工廠使用,恐難使消費者有感。
據統計,我國近年國產豬肉佔比約在87%至90%,但今年累計至今佔比卻剩下80%,明顯下滑,遭疑步上日本後塵,開放美豬後,日本豚產量越來越少。
國產豬不僅數量減少,價格更不斷飆高,清明、中元前夕,國產豬肉價格直逼每公斤100元,中秋後價格漸回穩,但每公斤91、92元,也比去年同期84元還高。
中央畜產會透過新聞稿指出,今年3月起國際豬肉價格大幅上漲,致上半年豬肉進口量較去年同期減少近3成,國內養豬場因農業部養豬百億基金計劃,已有近3000場養豬場投入改善,造成國內毛豬在養量減少,爲平穩豬肉價格,農業部責成畜產會透過豬肉進口獎勵措施,每公斤補助6元,補足國內安全庫存量並提供進口豬肉供加工使用,截至昨天爲止共受理5186公噸。
「進口豬肉難平抑物價!」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雷立芬認爲,進口豬肉鮮少在一般超市通路看到,多半是到加工通路,因此進口豬肉對平抑物價的效益原本就較低,且補貼進口農產品屬十分極端的策略,農業部有無思考是否真的如此急迫?
「百億基金不是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表示,受到養豬育成率不佳、飼料成本上升影響,許多養豬戶退場,目前的成本已達每公斤90餘元,91、92元的批發價格頂多只能打平,「連便當都漲價了」,95元至100元纔是正常的價格,如果連微薄的利潤都不給農民,那可能會跟日本一樣70%的豬肉都要靠進口。
潘連周說,冷凍豬肉肉質、口感都較溫體豬肉不佳,一般多到加工通路,但中秋節前豬價只有80多元,「許多豬農都快哭死了」,以後不要再補助進口豬肉了,否則以後如果只有進口豬肉,那國產豬可能會變成如LV皮包一樣的高檔食物。
另,食藥署昨晚公佈2業者豬肉原料及成品抽驗結果,均未檢出萊克多巴胺。我國自110年訂定豬肉萊劑標準以來,進口及國產豬肉產品皆保持「未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