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籲政府管制明年午仔魚放苗量 學者:應做但難爲
大陸日前將多家臺灣水產品公司與漁船的輸陸登錄狀態改爲暫停出口,臺灣水產品幾乎都無法出口到大陸,對午仔魚、魷魚、秋刀魚等衝擊最大。(杜宜諳攝)
臺灣輸往中國大陸水產品再遭禁,受影響產值估超過60億,有業者認爲,在大宗外銷市場遭暫停下,政府應嚴格管制明年午仔魚的放苗量。學者指出,管制有其必要,但基於市場經濟,政府很難對其進行管制,但早在去年生鮮水果遭大陸暫停輸入後,政府就應該想到漁產和加工食品可能遭禁,否則既無法跳脫框架,也難超前準備。
爲避免產業受到衝擊造成漁民損失,農委會採取作爲包括協助拓銷午仔魚至東南亞市場、秋刀魚至日韓等市場,並協助原以中國大陸爲加工基地的魷魚、鰹魚等轉至其他國家,以及協助凍儲及加工費用,調節市場供需及輔導加工產品加值。
有業者表示,政府雖協助拓展市場,不過拓展市場、通路、凍儲、加工等都是後端作爲,從源頭進行管制纔是重點,對明年的放苗量應嚴格控管,政府也應具體掌握在池量,避免產銷失衡。
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表示,管制放苗量確實應該要做,如果把計劃產銷、源頭控制都做好就不會有產銷失衡的問題,但基於自由市場經濟,一方面政府很難要求管制,也難以要求漁民配合,如果有利可圖,如何能限制漁民不能生產?
楊明憲說,午仔魚是後來才養殖的新興魚種,既然石斑和午仔魚銷陸都受阻,漁民也好奇下個具市場潛力的養殖魚種、貝類、蝦類在哪,雖然一開始養殖會因爲技術與經驗不成熟而承擔一定風險,政府應輔導往新興魚類來發展,農委會不能只是一直撒錢搞補助,給了錢要能改變生產結構纔有意義。
楊明憲表示,當初生鮮農漁產品被對岸暫停輸入後,就應該想到是不是會輪到加工食品,否則臺灣很難超前準備,也一直處於被動迴應的角色,搞不好大陸背後早有全盤佈局,我們也應該「戰略要制敵之先」,要有全盤因應的作法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