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研發蛋白質降解藥物 安宏生醫獲初創企業獎
安宏表示,透過AI新藥開發平臺「AIMCAD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io-Informatic-MedChem-Computer-Aid Drug Design)」,可將藥物發現時間大幅度縮短。該公司旗下已有可進入臨牀前毒理評估階段,具有治療攝護腺癌和雄性禿的蛋白質降解藥物,且已經申請美國專利。因此獲得評審團青睞獲獎。
蛋白質降解藥物,被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寄望爲下一個明星療法。可透過降解人體細胞內致病蛋白的機制,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此種藥物同時具備小分子藥物和蛋白質藥物的優點。
安宏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助強表示,蛋白質降解藥物,具備出色的專一性、口服吸收便利性,可應用於對抗不可成藥(Undruggable)及變異的目標蛋白,達到治療因蛋白質不平衡所造成的相關疾病,例如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及老化等相關疾病,皆是龐大且尚待滿足的醫療需求。
最近幾年,許多國際大藥廠,紛紛以高價簽下天價授權協議,以臨牀前計劃合作開發甚至買斷的方式,取得臨牀前階段的蛋白質降解藥物。
林助強表示,拜演算技術大幅演進,且許多人工學習套件多以開放原始碼的方式釋出所賜,人工智慧的應用在各領域大放異彩。在生技醫療領域,除了疾病診斷影像判讀,也開始應用於新藥研發。IT大廠如微軟、Google、IBM、Nvidia也開始與生技公司展開合作。安宏生醫則建立了AI新藥研發平臺,憑藉AI與國際大廠競逐新藥市場。
林助強表示,透過AI技術建立的藥物設計模型,安宏已經成功研發出數個國外公司需要3年以上時間,才能推出的全新小分子候選藥物。根據試驗數據,在成藥性、可合成性、口服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均極具潛力成爲全球Best-in-Class藥物的潛力。
林助強表示,藥物開發常常耗時長達10~14年時間。若以安宏的商業模式,仿造臺灣電子業階段式接棒分工,透過AI輔助加速新藥開發,搭配精準醫療的快速發展,或許不久後,藥物推進到市場供應的時間可縮短至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