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得票率最低市長之姿險勝 柯P連任後最該搞定這些事

圖文/今週刊

「我們有不同的過去,但有共同的現在,只要願意,可以走向共同的未來。超越藍綠不是消滅藍綠,要讓臺灣成爲和諧的社會,繼續秉持公開透明的價值。」誠如柯文哲的勝選感言,在造勢現場,可以感受到與傳統選舉很不一樣的氣息,沒有旗幟飛揚、汽笛鳴聲,沒有政治大老擡轎,放眼所見,只有素人樂團在臺上載歌載舞,臺下年輕羣衆也樂於買單

「七、八年前,臺灣民衆非藍即綠的比率有七成,這幾年大概剩五成,這些人不是沒有政黨立場,而是覺得沒有對的人或是對政黨失望,就站在中間,一大塊組成是年輕人、教育程度高、沒有政黨包袱的,這些選民中,支持柯文哲有七成以上。」民調專家戴立安分析

四年前,以素人之姿參選的柯文哲,在民進黨禮讓不提名下,成功吸引中間選民,拿下超過85萬高票,打敗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成爲罕見的無黨籍市長

四年後,「白綠分手」,選前兩週,柯文哲和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的民調只有微幅差距,靠網路聲勢「空軍」起家的柯文哲,也不得不打起「陸戰」;選前兩天,甚至首度開始掃街拜票,希望穩住更多中壯年齡層選票

驚險:得票率最低的臺北市長

柯文哲雖勝選,但得票率僅有41%,是有史以來得票率最低的臺北市長。他自己也說,這次選戰結果表現不如預期,「但至少沒有在藍綠夾攻下被殲滅,算是很了不起了。」

一名曾在柯P、陳菊郝龍斌市長任內就職的公務員,在臉書上分析年輕選民愛柯P的原因。他表示,柯P是擇善固執的「頑固老人」,在大巨蛋議題上不放棄,還勇於承認公共住宅「跳票」;同時,重陽敬老金「排富」條款也得到廣大羣衆認同,欣賞他「認真負責反省檢討的精神」。

放眼四年政績,柯文哲最常掛在口中的是減債520億元,比前任市長郝龍斌快上四倍;招商成績近兩年都是全臺第一;清廉也是特色,市府未有任何局處首長涉貪;提早八年達成百分百汰換鉛水管的目標;增加223處可以自來水直飲區域,強化優質用水等。

挑戰:不會做人 戰友頻頻出走

連任後,柯文哲的弱點也將持續被放大鏡檢視,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人和」問題,團隊始終來來去去,連這次競選成員也是海選而來,少有長期戰友。

柯文哲執政臺北市四年以來,光是一級局處正副首長,就走了至少23位。失言不斷的他,曾在前副市長周麗芳、前文化局長倪重華相繼離職後,無視當事人感受說,「自從開除兩個人以後,現在突然很想開除人。」也曾在臺北市交通問題嚴重時表示,「再開除幾個局長,就會改善了。」其缺乏言語溝通的智慧,可見一斑。

爭議:打弊案、兩岸立場反覆

最引人非議的,莫過於一七年他在上海雙城論壇說出「兩岸一家親」、「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同時卻和反對兩岸一家親的李登輝、時代力量互相唱和,讓他的「臺灣價值」備受質疑。

「柯P絕不是理想的政治家,而是在威權黨國體制下長成的、生活經驗原本非常狹隘的外科醫師,沒有期待中的人權價值或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是充滿了不自覺的偏見。」曾任臺北市府市長室專員王寶萱,娓娓道出其觀察;但她也強調,雖然柯文哲看來驕傲自大,卻「從未見過比他更願意傾聽不同意見的首長。不只傾聽,他更深知自己的短處,而願意尊重專業、授權給跟他意見不同的人全權處理。」(閱讀更多…)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145期)。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週刊粉絲團&LINE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丁守中提選舉無效之訴 柯文哲:增加我支出而已  【用數據看選舉】金馬爆「兩岸一家親」之說 恐牽動柯文哲選情?  柯文哲勝選只贏3千票 館長道歉:也許真的是我害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