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首開防疫線上記者會!面對遲緩兒6成家長「再等等」錯過治療黃金期
▲伊甸首辦防疫線上記者會!邀請藝人簡嫚書、6歲的慢飛天使涵涵及父母,一起搭建積木城堡,分享育兒經驗。(圖/伊甸基金會)
爲因應防疫政策,伊甸基金會今(24)日首度舉行「線上記者會」,提到日前針對有0至6歲育兒經驗的照顧者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當家長面對孩子發展出現遲緩狀況時,有6成會選擇「再觀察」、「再等等看」的保守心態,錯過黃金治療期,另也有高達4成父母因工作,每天陪伴孩子時間不足4小時。
伊甸今(24)日舉辦「你可以陪我嗎?兒童發展知多少」線上記者會,邀請去年晉升爲二寶媽的藝人簡嫚書擔任公益大使,分享自身育兒經驗,也邀請6歲的慢飛天使涵涵及父母,一起搭建積木城堡,涵涵父母也分享當時發現涵涵遲緩時的歷程。
▲慢飛天使涵涵在老師的協助下,接受伊甸早療服務。(圖/伊甸基金會)
今年6歲的涵涵,出生時因嚴重的心臟疾病,導致有認知、語言、動作等發展遲緩的情況出現,進而到伊甸基隆服務中心,接受早療服務。剛開始,涵涵僅接受時段療育服務,但他無法坐穩且手部功能不佳,認知及溝通能力也相當不足,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進步的幅度較不明顯。
▲涵涵在伊甸早療及家長的支持下,已逐漸趕上發展進度。(圖/伊甸基金會)
經過教保老師與家長溝通,取得信任後到中心的日託班,老師就有更充足的時間針對涵涵的狀況引導、訓練,加上同儕的刺激與影響,如今在助行器的輔助下,涵涵已經開始學習行走,也能抓、握湯匙自行吃飯,並理解簡單的指令,也能發出的語音給予家長、老師們回饋。
伊甸提到,日前針對有0至6歲育兒經驗的照顧者,進行「兒童發展知多少」問卷調查,發現包含父母、親友、祖父母等非職業照顧者中,有近6成(59.9%)的家長面對孩子發展出現遲緩狀況時,選擇以「再觀察」或「等等看,應該沒事吧?」的保守心態面對。
而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處長張炎玉說,兒童0到6歲是成長髮展的關鍵,但當家長髮現孩子異狀,卻以「再等等」、「再觀察看看」的心態,很可能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期,另外這段時間也最需要照顧者的關心、陪伴,但往往因爲許多現實因素、資訊取得不易,或是觀念上的落差,導致孩子的隱形需求被忽略。
而有4成家長因爲工作,每天陪伴0至6歲的孩子時間不足4小時,這很可能也導致錯失觀察機會,無法發現孩童的異狀。張炎玉強調,只要發現孩子出現異狀,有遲緩的現象,寧願緊張一點點,趕緊洽詢醫師、諮詢早療中心,也不要錯失早療介入的黃金時間。
伊甸投入早期療育服務已超過26年,每年幫助超過2萬名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趕上成長步伐;近年也開始推動自制教具課程與舉辦工作坊,鼓勵家長可自行製作簡易教具,增加陪伴的質與量,而在疫情嚴峻的此刻,也是在家防疫又能與孩子互動的妙招,相關製作方式及內容可參考伊甸官方臉書粉絲團專頁。
▲ 伊甸首度舉行防疫線上記者會,呼籲家長不要忽視陪伴孩子及觀察的重要性。(圖/伊甸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