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人忽略!超市買菜省錢7招 避開「過度消費」陷阱

家庭財務規劃專家提醒,到超市或賣場採買食材有幾個省錢注意事項,只要認真落實就能達到省錢目標。(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民衆最近繳納所得稅,荷包受傷不小。食品雜貨價格上漲過後總是「回不去」,長期趨勢預估也是持續走揚,小老百姓常感吃不消。美國《哈芬登郵報》(HuffPost)週四(22日)彙整多位財務規劃專家意見提醒,平時在超市賣場購買食材務必避開7大錯誤或陷阱,而且要養成習慣,否則很容易不知不覺成了「過度消費」的受害者。

一、未能精確掌握飲食開銷。專家說,這是降低飲食支出的第一步。很多人訂了每週或每月預算數字,卻沒弄清楚實際開銷數目,無形中就超支了。他建議,要保留購物收據,最好能詳細記帳,然後根據預算考慮減購哪些物品以縮減開銷。除非經濟非常困難,否則不要嘗試一次大砍預算,而是要漸進式縮減,如此比較容易成功而且能持久執行。

二、未擬定菜單。很多人買了想吃的食材與食品回家,卻沒有訂出明確的菜單妥善運用,尤其農產品常因此放到變質,還沒吃就得扔掉。專家強烈建議買菜之後要趕緊開出菜單,並且在月曆記下準備食材與烹飪所需時間,照表執行,以防「買完就忘」,避免下班回到家太累或發懶就沒開伙。

出門買菜之前先檢查冰箱剩餘物品,有助於減少重複購買,更能精確掌握飲食開銷。(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三、買菜前沒檢查冰箱或食物櫃。帶着菜單與購物清單出門之前,務必清點家中存糧,這是對付「重複購買」的良方,很多人都忘記冰箱深處擺了好幾罐已經開封調味醬或罐頭食品。另一種方法是要求自己每隔一陣子優先利用家裡的存糧料理餐食,也能減少購物次數。

四、肉類用量太大。這對無肉不歡的人而言是難事一樁,然而,少吃點兒肉不僅有益健康,也能節省開支。專家舉例,某道菜的肉類用量是600克,可以減爲450克,以自家烹調飲食而言,感受上差別不大。買回來的肉品,把一小部分送進冷凍庫,幾次下來就能累積成完整的份量使用,也是一途。

冷凍食材不易腐壞,價格也比較便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五、不考慮冷凍農產品。「樣樣生鮮」不僅很難節省開銷,若未趕緊使用還很容易腐壞。冷凍食材就沒有這種困擾,而且價格也便宜些。此外,冷凍食品要找成分最簡單、花招最少的品項,添加醬料的商品其實也不便宜。

六、調味料、香料買小瓶裝。小瓶裝的香料與調味料擺起來美觀,但瓶瓶罐罐也包含在銷售價格之內。烹飪時經常使用香料、調味料的人,務必考慮購買大瓶裝,然後重複裝入小瓶小罐供日常運用。乾麪條、穀物、燕麥片等雜糧也適用。

七、購買貨架上與視線等高位置的商品。這個消費陷阱很多人忽略,只要上下多瞄幾眼、仔細比價就能發現,貨架上與一般消費者視線差不多高度的商品往往比較貴,因爲這個位置拿取方便,也符合人類的本能,商家常利用這一點讓顧客落入陷阱。